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的地缘政治突围战略

(2021-03-15 14:18:45)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分类: 学术观点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的地缘政治突围战略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的保障,面临各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约束和多重地缘政治风险威胁。

对中国来说,建立健全与新的全球能源安全观和全球贸易体系相适应、与可利用油气资源相配合的、和谐的全球政治外交体系十分必要。

中国石油地缘政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把握多元化的原则,坚持“有限扩张论”,韬光养晦,在全球的能源竞争格局和区域的能源竞合大势中“稳在亚洲,拓在海外,避风就势,联合抗衡”。

一、树立科学的综合国力观,塑造和平崛起形象

处于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时代,中国应树立科学的综合国力观,对其中的“弱势部分”进行长期的经营和建设,确保综合国力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协调和优化。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世界和平发展的大趋势,而无意任何霸权争夺和军事对抗。

针对因能源大量需求引起的“中国能源威胁论”等观点,中国一方面应该通过加强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深化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开发替代能源和节能降耗等内部战略实施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立自主保障油气供应的态度和决心;另一方面在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过程中,坚持资源合理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并举,对外展现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中国印象,树立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多边石油信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地缘政治角逐并非解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的唯一途径,良好的政治意愿加良性的市场竞争方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出路。

中国与世界主要油气区国家不存在妨碍发展经济合作的政治障碍,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国家受益。因此,中国应该在经济利益推动下,充分利用合理的市场竞争,积极开展与目标区域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平等原则基础之上的包括能源合作在内的各项合作,同时不能忽略与外部大国建立双边或多边的石油信任和与IEA等国际能源组织的联系,特别是要平衡美国的对抗。

在一些重要的能源项目实现和分享利益的合作,从最广的意义上讲,有利于深入能源合作和限制冲突发展。针对某些区域内博弈各方利益的尖锐对立,要冷静观察,掌握动态,善于利用各种矛盾。

三、管输线路四面并举,确保海洋运输安全

中国进口油气的通道设计,应综合考虑油源、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海运、管道、铁路、公路并重,东西南北四面并举。

西线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除哈萨克斯坦每年可向中国输出石油外,争取中哈石油管道北线和俄罗斯连通,南线通过土库曼斯坦接入伊朗。东线泰纳线铺设后,俄方由斯科沃罗季诺至大庆的铁路支线,年运输能力达3000万吨。

另外,中国应尽早开辟中缅石油运输线,并且密切关注克拉地峡运河工程,还应考虑开辟巴基斯坦至中国新疆喀什的公路、铁路石油运输线,以作为南部运输线的补充。

条件成熟时,考虑修建自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至新疆喀什中巴石油管线,把来自波斯湾和北非的石油运往中国新疆。

此外,海运和海军能力的增强是中国保证海洋通道安全的硬保障。中国主要航运企业应针对船型结构旧症,加快大型运油船只购进。

针对我国相对马六甲海峡距离较远的问题,短期内应加强海军海洋行动快速反应和机动性训练,长期的重点在于中国海军近海防御战略的部署,这不仅关系到海上运输的安全,更涉及到国家领土及主权的安全。

四、建立和谐周边环境,和平解决海洋争端

针对朝核问题,中国应积极斡旋第六轮六方会谈的继续,积极为美朝和解作出努力,同时斡旋俄、韩、日三国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而共同努力。

在解决策略上,可以在伊核问题上适当让步以将美伊拖入僵局,来保证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

在东海、南海问题上,中国要以符合国家根本利益为前提,坚持“刚性主权,柔性开发”原则。东海油气争端的解决可效仿中日两国的东海、黄海渔业合作。在临海划界问题上,追求在法律基础上可接受的妥协。

在南海问题上,一方面,中国有必要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东南亚地区国家之间建立真正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周边和谐环境的建立始终要以台湾问题为首要,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造成台湾问题以外的周边冲突。

五、逐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依据中国目前的油气需求状况,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提高国家应对石油供应中断和石油市场剧烈波动的能力。

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鉴于战略石油储备主要用于应对石油供应中断,真正启动时机很少和需要动用大量财政支出的特点,现阶段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应该坚持量力而为的原则。

而商业储备是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化,对市场起到调节和平衡作用,参与性更强,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内容,力争做到商业储备参与主体多元化、使用主体多元化、储备内容多元化。

中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内容,还应该包括保留适当的过剩生产能力、减少国内油气资源开发,深入开发难动储量。在国际油气价位低位时,尽量获取海外油气资源。

六、坚决打击分裂行为,保护领土主权完整

国家的稳定是发展的大前提,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领土边界的保护,是国家安全空间的扩大和延伸。西藏作为天然的高原使中国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减少了我国西部的边防驻军,形成了中国对印度的威慑。新疆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哈石油管道的修建和中俄天然气管道的敲定,赋予了新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应该坚决打击藏独、新独势力,防止分裂,增派驻军,重点保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统一台湾,是21世纪中国核心国家利益所在。

应按照“一国两制”原则扩大两岸往来,增强统一呼声;遵照《反分裂国家法》,在福建沿海部署军事力量,增加对台威慑。

同时,在国际上坚持“一个中国”的外交呼声,展示中国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尽力争取广泛的国际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