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能源圈转型加速,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2018-03-14 16:30:31)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全球能源圈转型加速,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全球能源圈转型加速,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2017年,能源圈格外精彩。

    欧洲多国禁售燃油车的消息一度甚嚣尘上,却又被论证为一场断章取义的谣言;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削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努力;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与非OPEC产油国减产协议一波三折,国际油价在市场摸索再平衡的过程中温和上升;电池技术不断出现新突破,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受到青睐;同时,石油公司痛定思痛,采取出售资产、兼并重组、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等系列举措,展现出强大的自我变革与升级的能力,有力证明传统化石能源的终点还远远没有到来……

    角力与合作,斗争与妥协,替代与反替代,能源圈从来不缺乏剧情反转的意外,也始终有黑天鹅”“灰犀牛的虎视眈眈。激烈竞争会让强者更强,快速变革中孕育发展机遇,谁能从这场转型升级的大势中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勘探开发向盐下、深海、极地挺进

    常规油气的勘探潜力日趋变小,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是常规走向非常规、陆上走向海上、海上由近海走向深海。

    201710月,以埃克森美孚为首的企业联合体宣布在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取得第五个石油大发现,虽然具体储量仍处于保密阶段,但消息称此发现将把圭亚那送上南美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的宝座。据估算,此前发现的两大油田可采储量可能达到20亿桶。

   当红区块还有巴西的盐下油田。巴西深水盐下的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盐下油气大发现让巴西从石油净进口国变身为石油净出口国。据统计,20176月,巴西盐下油田原油产量首次超过盐上油田产量。经过多年优化和攻关,目前,巴西海上盐下区块的开采成本已降为约8美元/桶。

    极地地区的天然气开发也不甘示弱。2017年,北极亚马尔LNG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不久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同意联合开发北极亚马尔涅涅茨地区的油气藏,项目涉及总地质储量达8800亿立方米。

    程涛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评价中心综合地质资深工程师

    全球油气勘探向盐下、深水、极地挺近的趋势愈发明显。2017年,巴西盐下两轮招标吸引了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等国际主要石油公司的参与,巴西政府用巨大成功来形容这两轮招标。深水、极地方面,美洲、非洲、中国南海、俄罗斯北极区块等都有重大发现。潜水区勘探潜力在缩小,国际石油公司正在盐下、深水、极地等区域抢占先机。

    油气行业并购重组忙

    低油价和高油价都会促发油气领域的并购重组,国际资本和国际油气公司寻觅优良资产的动力在增强。

    资本总是最先嗅到商机。2017年,得益于OPEC和俄罗斯主导的减产协议等因素,国际原油价格温和回升,全年上中下游并购重组活跃。丹麦石油与航运巨头马士基同意将旗下油气业务出售给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交易金额达74.5亿美元;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以38亿美元将北海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出售给Chrysaor公司。

    油田服务领域的并购也不乏大手笔。201773日,通用电气出资74亿美元现金收购世界第三大油服公司贝克休斯。哈里伯顿也不甘示弱,收购了一家小型油服公司SummitESP,旨在提高其人工举升业务能力。

    2018年,美国WTI原油期货第一次开盘即突破60美元/桶,创下自2014年油价断崖式下跌后的新高。经历了断崖式下跌后,油价回升正在重塑行业信心,有可能引发新的并购重组潮。

    董秀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行业并购重组是能源业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资本运作的正常反映。石油公司油气业务覆盖面较广,一些公司决定做大或者收缩某一板块而买卖,是正常的趋利表现。在这一轮并购重组潮中,资本对油气行业未来走向作出了预判,并把资金投向自认为能获利的领域。这给中国油气市场的启示是:在注重苦干实干的同时也要多运用资本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锤炼本领。

    LNG 冷热两重天

    全球液化天然气(LNG)供应过剩的现状未变,但中国LNG 市场一枝独秀,需求、价格双双上涨。

    2017年冬季,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煤改气及北方供暖大幅提高了天然气需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际LNG市场却波澜不惊。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尽管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产量持续增加,到2020年前,全球LNG市场供应过剩的情况不会改变。

    2017年中国LNG进口总量为3789万吨, 同比增幅高达48.37% 。需求猛涨的背后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大气污染治理的要求。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10%以上,而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6.4%,增长空间仍在。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改气、打好蓝天保卫战,天然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不过,2017年冬季我国天然气需求和价格双双上涨却不完全是供需关系的客观呈现。气荒反映出中国天然气储备建设、调峰能力亟待加快和提升。

    董秀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今年冬季我国LNG市场出现的现象,不能完全真实反映供需关系。短暂的LNG“需求可能只是虚。一方面,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考核之年,难免会在年底出现突击收尾现象,导致天然气需求猛涨。另一方面,除了消费需求增长外,管道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天然气储备建设滞后导致调峰能力差等因素也造成了此次虚。今后的工作方向还需要从增强调峰能力、管道互联互通、政策协调一致上下功夫。

    能源消费转型加快

    能源消费低碳化趋势日趋明显,传统油气能源公司应未雨绸缪,谋划未来。

    燃油车还能开多久?用不掉的碳排放指标可以卖了换钱?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至2020年?刚刚过去的2017年,能源消费领域转型的脚步正在加快。

    2017年年中,媒体报道挪威、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宣布淘汰燃油车时间表,虽随后被证实相关新闻是断章取义,但是,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20179月,国家工信部有关人员透露,中国政府也已经开始研究制定燃油汽车停产停售时间表。对于燃油汽车而言,坏消息还不止这些。特斯拉正在攻关电池预热功能,以提高电量使用效率。此外,中国在2017年末宣布,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至2020年。

    2017年,可再生能源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得益于科技进步和规模效应,太阳能发电和海上风能发电的成本在逐渐降低。据统计,德国新建陆上风电的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煤电、天然气发电。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成本分别下降20%60%

    这一系列能源消费转型有一个最大共同点,即能源消费低碳化趋势明显。中国在201712月正式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实践。此举传递明确信号,即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已成大趋势。

    赵文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石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没有了石头,而是出现了铁器;同样,石油时代的结束也不会是因为没有了石油,而是出现了更清洁的能源。全球能源消费正在呈现低碳化趋势,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石油煤炭消费减量、非化石能源利用倍增,这些是不可逆的低碳化目标。此外,储能与材料技术的进步将使电池更加高效、长寿。预计未来,能源转型发展会经历低碳方案、低碳清洁过渡方案、清洁方案和绿能方案的逐步过渡,能源结构将实现巨大变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