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度观察:油价“跌跌不休” 交通运输迎短期利好

(2014-12-29 12:45:06)
标签:

董秀成

能源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深度观察:油价“跌跌不休” <wbr>交通运输迎短期利好

深度观察:油价“跌跌不休” 交通运输迎短期利好

2014-12-24/中国交通新闻网

 

  从今年6月份的107美元/桶,到如今的55美元/桶,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创五年新低。半年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跳水,并持续走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连续下调,实现“十连跌”。尽管成品油消费税提高导致降幅缩水,但国内汽油、柴油价格依然震荡下滑。

  油价下跌显著影响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的成本,其带来的利好与机遇值得关注。

  油价持续下跌 未来仍将低位运行

  国际原油价格“跌跌不休”,半年内跌幅近50%。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原油价格暴跌。

  近年来,受益于“页岩油气革命”的影响,美国原油产量迅速增长,从2008年到2014年增长了约80%2013年美国页岩油日产量达到350万桶以上。同时,在利比亚恢复原油生产和伊拉克产量继续提升的推动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原油产量稳中有增,自6月份以来呈现增长趋势,并在9月份飙升到13个月的新高。

  原油产量不断增加,需求却并未同步提高。美国国内原油供给充盈导致原油进口量不断下降。而在世界其他地区,欧盟深陷于欧债危机后的泥潭之中,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市场石油需求变得疲弱。

  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油价打压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增加石油产量弥补经济缺口、OPEC为捍卫市场份额拒绝单方面限产保价等,都助推了国际油价的下滑。

  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油价连续下跌。按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测算,1212日汽、柴油价格每吨可分别降低670元和640元。当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继1129日年内首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第二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率。根据通知,自1213日零时起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28元和0.16元,折合每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少降500元和240元。两个因素相抵,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400元。

  国际能源署石油行业与市场部主管安托万·阿尔夫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若主要产油国不做产量调整,那么石油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将会持续到明年,油价的下行压力将持续存在。

  国际能源署1212日发布石油市场报告称,预计明年全球的石油日均消费量将比今年增加90万桶至9330万桶,这比其此前预计的增量减少23万桶。该机构还预计,非OPEC国家明年的日均产量预计将增加130万桶,至5780万桶。

  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最新展望,下调未来五年的油价预期。报告将明年石油价格预期从早前的每桶98美元下调至每桶70美元,二季度平均价格甚至只有每桶43美元。2016年原油价格也从每桶102美元下调至每桶88美元。

  交通运输行业短期利好

  航运业

  市场整体恢复发展

  燃油费用是航运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重中之重,因其不同船型有所差异,集装箱船队约在20%30%,干散货船队约在25%35%,而油轮船队则高达40%50%。因此,航运业对油价变化非常敏感。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表示,国际油价每桶增加或减少10美元,将导致该集团利润减少或增加1亿美元。

  得益于油价下跌带来的成本降低,航运企业近期发布的三季报普遍报喜。根据马士基集团此前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集团第三季度盈利1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亿美元;投资资本回报率达到12.7%,去年同期为9.5%。中国远洋三季报也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远洋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4亿元,同比减亏67.8%

  业内人士指出,油价下跌也将推动整体市场向好。由于油价下跌,预计全球消费者将会节省约13000亿美元的成本,刺激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石油依赖性经济体/行业除外),反过来对大宗商品如铁矿石、煤炭、谷物和其他小型货物造成良性影响,而最终成品货物的需求将开始回升,贸易量增加,因此集装箱船运输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船舶利用率同样获得增长。因此,若未来油价继续保持目前水平,2015年航运市场预计将前景光明。

  当然,除开燃油成本,运价对航运业业绩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前,油价与运价呈“双双探低”,令航运业悲喜交加。作为船公司最大营运成本的油耗支出,国际油价从高位下跌减轻了船公司不堪承受的经营压力。而与成本缩减利好相悖,运价走低则是当前航运企业收入增长、扭亏为盈的最大杀手。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运价是否提升,不仅是航运企业能否扭亏为盈的关键,更是观察航运业明年能否走出低迷、全面复苏的重要时间窗口,不失为从低迷中突围、转负为正的一个契机。低位油价具有短期性下探的特征,不会长期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上。航运企业应该紧盯市场变化,适时撤并航线、调整班期,以提升舱位利用率。逢低锁定油价放大利好与推升运价提质增效,是当前航运企业改善业绩、走出困境的重要路径。

  物流业

  由价格敏感转向品质敏感

  “燃油费用在物流运输成本中是一个较高的比例,因此油价下跌带来运输成本的降低,这对于物流业肯定是一个利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顾敬岩说,“但是企业不能将目光限于这么一点蝇头小利,而应该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向专业化、组织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燃油费用对于货运企业、尤其是从事长途干线运输的货运企业来说是成本项中的大头儿,根据不同的企业规模,约占25%40%的比例。因此,油价下跌必然带来燃油费用的节省,这对于目前还处于价格敏感型的物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

  然而,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企业利微是物流行业长期存在的状况。众多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微利甚至是亏损的状态下生存,此次油价下跌只是让他们有了“喘息”的机会。

  “油价下跌虽然能够减少亏损,但是并不能改变行业的现状。目前更应该防止油价下跌、成本下降后,物流企业继续打价格战,陷入恶性竞争。”顾敬岩指出,“物流企业应从运输服务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依靠服务品质改善用户体验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不是同质化服务下依靠价格血拼的低水平竞争。”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先行者尝到甜头。国内零担物流龙头德邦、快递市场中的顺丰,尽管比同类企业价格高出很多倍,但是依然优化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在市场中占据优势。

  航空业

  上调盈利预期

  “航空业前景正在改善。明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油价走低将持续巩固这一良好趋势。”日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表示。

  IATA日前发布全球航空运输业经济表现报告,宣布上调全球航空业盈利预期。今年全球航空业整体净利可望达到199亿美元,2015年则有望攀升至250亿美元。而2013年全行业的整体利润仅为106亿美元。

  IATA指出,航空燃料在航空公司总成本中的占比高达40%,而这一比例在2015年会显著下降。据预测,2015年,航空燃油价格预计将达平均每桶99.9美元,燃油总开支或达1920亿美元,占航空业总成本的2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前曾发生燃油购买,因此燃油价格走低所带来的影响将在一定时间后显现。提高燃油效率仍将是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务。燃油效率在2014年提高1.8%,并有望在2015年进一步提高。

  由于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消费者也将获益。2015年,客运量有望增长7%,预计将增至35亿人次,客运收益也将飙升至6230 亿美元;货运量有望增长4.5%,总体收益将升至630亿美元,预计将有约5350万吨货物通过航空运送。经过通胀调整后,平均往返机票价格(不含税费和附加费)有望下降5.1%左右,货运价格预计下降5.8%

  油价多次下降直接影响到航空燃油附加费也多次下调。日前,国航、南航、海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先后发出通知,125日(出票日期)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继续下调10元。具体为:800公里(含)以下航段,燃油附加费由40元调整为3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燃油附加费由70元调整为60元。按成人正常票价50%购票的儿童(含无成人陪伴儿童)、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800公里以上航段,维持收取30元的标准不变;800公里()以下航段,燃油附加费由20元调整为10元。

  自今年9月以来,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已先后四次下调。这是因为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航油价格每次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航空燃油附加费的调整。

  此次下调后,航空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再加上冬季为国内民航业的传统淡季,各航空公司采取打折促销等措施,因此现阶段购票性价比较高。

  节能减排脚步不能放慢

  我国汽柴油零售价回到“6时代”,对于货运企业和私家车主来说是一个利好。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石油价格大幅下滑,从汽车制造商层面来说,将会降低与石油相关联的一些原材料价格,降低制造成本。而对消费者来说,以私家车月跑2000公里为例,调价后私家车主每月将减少20元左右的用油成本。这些因素将带动传统燃油汽车市场总量增加。

  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绿色交通发展来说,则是一把“双刃剑”。用油成本降低,削弱了更换新能源车辆的积极性。

  受原油的暴跌致使新能源价格优势变弱,A股新能源板块滞涨。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股价1218日大跌,A股跌停,H股收盘下跌28.8%,盘中一度大跌47%

  此外,油价的大幅下降在终端市场上削弱了天然气和替代性燃料的价格优势,抑制了需求的增速。受相关政策影响,国内天然气价格自2013年以来两次上调,累计调价幅度在0.8/立方米左右。价格上的此消彼长导致出现了与新能源车辆推广相悖的“逆替代”。

  然而,业内人士同时强调,这些不会改变新能源车增长的大方向。

  “我国鼓励发展非常规油气和可再生能源大方向不能改变,还要鼓励。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必须要达到。”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指出。

  随着油价暴跌,我国成品油消费税两度提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新增收入,将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支持经济转型,重点用于两方面:一是增加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资金,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二是用于促进节约能源、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需资金。

  油价大幅下跌,而发展“绿色交通”的弦不能放松。否则,油价下跌带来的红利,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又会被雾霾等环境污染所吞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