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招标一推再推 中国页岩气开采到底难在哪

标签:
董秀成能源财经 |
分类: 媒体采访 |
第三轮招标一推再推 中国页岩气开采到底难在哪
2014-05-26/北京商报
在前两轮页岩气招投标过程中,很少见到“三桶半油”的身影,即便出现,他们的报价也不高。当时,就有传言指出:“凡是有常规油气的地方就有非常规油气,所以,当前80%左右的页岩气资源都在‘三桶半油’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手里,他们对招标并不热衷。”
“第二轮招投标拿出来的区块都是回避与‘三桶半油’重叠的区块,都是二三流的区块,很难有成果。”一位油气行业人士认为,页岩气要启动大规模开发,惟有动“三桶半油”的奶酪。
“对于传统油企而言,现有的区块都忙不过来,自然淡定对待区块招标。”在董秀成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在页岩气开采之前的登记注册过程中,基本都已经登记完了所有的区块,而且这些区块是开采出页岩气可能性更大的区块。然而已经完成的招标和即将开始的招标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竞标成功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抱得页岩气开采的‘金饭碗’,这其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董秀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竞标成功仅仅意味着优先获得采矿权,但还需要试采,这其中需要在技术手段、施工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符合政府的要求,做出哪些事情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资金、时间、能否开采出来等环节都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这些并非长期研究页岩气的企业显然并不十分了解这些问题,投入的几亿元资金能否回本其实都是未知数。”
董秀成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如房地产开发商一样,其实中石化、中石油等传统油企也存在房地产开发商的“圈地思想”,即抢占页岩气开发先机,先开发几年,如果没有显著成果,将自行展开招标。但由于目前我国政府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不允许企业进行自主招标,因而传统油企的利益追求心理并没有成行。
第二轮招标规定,本次招标出让的探矿权有效期为三年,年均勘查投入应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元及以上,同时中标人要对其勘查实施方案确定的勘查投入、工作量以及进度等内容做出书面承诺。董秀成预计,随着页岩气开采步伐的提速和监管体制的完善,国家未来将会切实实施强制性措施迫使履行登记会或竞标承诺。
管网垄断阻碍民企
在董秀成看来,相较于前两个问题,对页岩气运输至关重要的管网建设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以美国为鉴,页岩气的开采加上星罗棋布的天然气管道其实是美国当下天然气的价格为亚洲平均价格一半的主要原因。
孙阳表示,页岩气开发完成后管网配置将决定页岩气后期的运输、销售等问题,但是国家石油公司垄断管道,民企顺利接入管道尚有困难。今年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条例》,允许第三方接入管道。但即便如此,在第三方接入的实践中,仍将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张永伟也认为,已有的管道经营者能不能对其他的页岩气开采者进入这个管道提供一个公平、零障碍、无歧视的准入原则,是现在页岩气开发在市场监管当中的一个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