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别报道: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

标签:
董秀成财经 |
分类: 媒体采访 |
年终特别报道:从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
2013年12月17日/中国网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平稳运行,天然气价格调整稳步实施,核电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一步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失时机地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电力、水资源等重点领域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从“探路”走向“提速”,既保障了市场的稳定供应,激发了市场活力,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推动了经济转型。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回顾2013年,我国在价格改革中坚持更多地还权于市场,使价格信号与市场供求关系紧密结合,并通过价格变动调节市场供给和需求。
今年3月,备受关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浮出水面。新定价机制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并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这一调整使成品油价格更灵敏地反映了国际油价变化和国内市场供求情况,“该涨就涨、该跌就跌”,往年油价上调前排队加油的现象逐渐消失了。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谈道,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有效抑制了市场投机和无风险套利行为,避免或减少了长期以来成品油价格涨快跌慢或涨多跌少的现象。
在成品油价格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领域也按照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
去年底,我国取消了重点合同煤,实现了煤炭价格“双轨制”的并轨,标志着煤炭价格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天然气领域,今年6月,国家出台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建立了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适当调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使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是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应有之义。
利用价格杠杆促转型
多年来,由于我国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没有理顺,资源价格未能充分考虑生态补偿等成本因素,导致资源价格偏低,供求关系无法通过价格得到正确体现,导致工业企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造成部分行业领域产能盲目扩张,资源要素遭受极大浪费。
今年6月,我国调整和规范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对商业用户实行与大工业用电同价的优惠政策。这有利于减轻服务业的用电成本,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
不久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差别电价是主动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研究差别化电价政策。今后的价格制定中,将就不同的高耗能(电)产业提出有针对性的电价政策;对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实行不同的加价标准,以促进企业提升技术,降低电耗,淘汰落后。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出台了成品油质量升级的价格政策,实行优质优价、污染者付费原则,激励炼油企业加快产品质量的升级改造;加大污染排放管理,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排污收费改革,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提高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减少排放的积极性。
专家表示,在经济转型中,以资源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调节、保障、服务功能,有利于构建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价格引导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转变。
充分考虑百姓承受力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减缓价格改革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我国在价格改革中按照“保基本、促公平”原则,充分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创新性地推出和完善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实行资源价格按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区分定价体系。
“保证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这是价格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说,阶梯价格制度就是要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水、电、天然气等价格相对稳定。对于超过基本需求的资源消耗部分,则更多依靠市场调节机制,以抑制过度消费。
记者了解到,我国各地在阶梯水价、电价、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中都能立足基本国情和科学发展要求,保障80%以上的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保持稳定,绝大多数居民没有因为改革而增加基本生活负担。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50%的城市正在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居民阶梯气价制度正在研究制定中。此外,在成品油价格改革中还利用特别收益金等,对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农林渔业和暂未调价的出租车行业发放补贴。
有关专家指出,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避免在价格改革中“一刀切”,在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将使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受益,这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