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源品价格改革深化 激发相关企业市场活力

(2013-11-24 15:43:50)
标签:

董秀成

财经

分类: 媒体采访

资源品价格改革深化 <wbr>激发相关企业市场活力

资源品价格改革深化 激发相关企业市场活力

20131119/企业观察报

 

    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并重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专家认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定价,定价的前提是明晰产权。利用定价将自然资源资产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之一。

  公报里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文明领域的全新词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使用的成本应该以合理的价格反映出来。例如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要将资源定价,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关键问题也是要定价,使资源通过成本反映出来。

  而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价格主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随着资源性产品越来越稀缺,计划电廉价气已严重限制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推行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认为,虽然近年来资源价改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资源与市场关系仍没有调整到位。比如成品油领域主体多元性还不太够,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天然气管道基本掌握在中石油手中,连中石化、中海油都难以与其竞争;电力市场还没有形成竞价上网,政府的统一定价也显示不出能耗高低与结构性产业,需求端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偏低。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也认为,能源价格体系长期未理顺带来了一系列后果,较低的能源价格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不能通过价格机制产生节能减排的正向激励作用,油、气、水等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缺乏内在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强调经济管理的市场决定作用与地位,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有望进一步深入。相关行业与企业的市场活力有望得到较充分激发。

    不过,资源品价格改革在技术层面还不宜操之过急。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提醒,资源性产品改革此前主要集中在价格。而价格改革与市场改革应该是相互匹配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市场还不成熟,价格就完全市场化,可能会造成价格被少数大企业操控,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目前成品油、天然气等面临的主要不是价格问题,更多的是市场问题,在价格改革推进的同时,市场改革也应该跟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