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成:原油进口放开 成品油方能充分竞争

标签:
董秀成能源价格杂谈 |
分类: 媒体采访 |
董秀成:原油进口放开 成品油方能充分竞争
2010年11月12日/中国网
董秀成在谈及09年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时认为,“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是成品油价格,实际上发改委的石油价格改革也是包括原油。《石油价格管理办法》里面也是包括原油,因为原油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直接。所以说大家可能关心的就是成品油。实际上我们现在讲的成品油也不是所有的成品油都是汽油、柴油。其他的成品油好多基本上都实现市场化了,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而汽、柴油相对来说量比较大,因为涉及到的面比较广。应该说这个改革大家更加关注,但是你刚才讲了过去十年应该说石油价格改革,我应该是改革步伐还是比较快的。但是现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社会公众对它的一些不理解,甚至有一些误解。包括对国家发改委和“两大油”,我认为是一些误解,因为他不了解整个市场结构的情况,所以说产生这样一些想法。
当然,这个《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确实有它的缺陷,正是由于有缺陷,所以说国家现在也正在改革。而且下一步肯定也要进一步完善的。它为什么相对来说和煤炭相比,它的市场化要慢一些呢?这个还是要跟我们现实的市场结构有关系。
就是说它和市场结构的改善趋于竞争化的状态有关,煤炭企业多得很,大大小小的,相对来说能够形成一种充分竞争的市场。石油应该说过去这十年的改革,我们过去经常讲两大油这种寡头逐渐发展到现在,除了两大油以外,中海油、中化、中信、北方工业公司、中航油、延长,包括大量的外资和民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市场。
应该说在过去十年,我认为除了价格变化以外,就是市场结构的多元化也是一个大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还没有足以达到我这价格政府完全放开了,你们自己去定吧。还到不了这个程度”。
谈及成品油格局,董秀成表示,“目前成品油供给充分竞争的状态还没有到,比如说我们的炼油能力里面,两大油还占将近80%的比例。不到80%,将近80%。其他企业加一起也就20%多,批发企业两大油还占2/3的数量,零售大概占一半。所以目前这种情况下,国家只能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去改,但是我现在还不敢说这个事儿我不管了,你们市场去定吧。这个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还是从保护相关利益群体,利益方的角度来考虑。不能说完全放开”。
他认为,“短期内,你说几个月肯定是达不到,但是从过去十年的改革经验来看,由过去的两大集团垄断,国家政策上批发,新建加油站必须两大集团,批发必须两大集团,过去都很清楚。中海油没有这个权力,可是发展到今天,不到十年的时间,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竞争主体越来越多。中海油也在搞零售、批发、仓储、炼油。其他的这些大型国有企业也都在做,而且外资和民营也都在做。所以说这个市场化,我认为过去十年这个改革,这个步伐不慢。
尽管如此,但是还没有达到说完全竞争。政府就是为了约束这个大集团的行为,我才给你一个框子,你别穿过这个框子,你自己市场定价,是这样一个概念”。
他认为,充分竞争的核心是原油金阔问题,“这么多炼油能力,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还有延长把国内的生产原油控制住了。其他的从哪儿获得原油,所以说我的预计就是今后几年国家在这个层面还会有一个调整,进口原油的问题。我就解决和两大油挂钩的政策,这个政策没有废掉,非国营贸易公司进口原油必须交给它来炼,这个政策没有废。但是今后几年肯定要废,为什么要废?让这些加工能力能够发挥它的市场作用,我能够买到油,你中石油、中石化不卖我油,我到国际上去买。这样的话竞争就更加好一些。这是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