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第15次失败 症结何在?

(2012-05-06 15:50:42)
标签:

董秀成

中俄天然气合作

价格

杂谈

分类: 媒体采访

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第15次失败 <wbr>症结何在?

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第15次失败 症结何在?

201252/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4月底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企业一共签署了26项重要合作协议,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进口天然气的协议,依然没能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这已经是双方僵持多年的天然气谈判遭遇的第15次失败。

  对于双方长久以来存在的价格分歧,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日前在莫斯科参加中俄贸易和投资促进会议时,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回应。

  据了解,中石油最初准备购买的价格约为每千立方米165美元,后来随着国际油气价格的飙升,逐步提高到235美元,在去年的谈判中达到250美元。但是俄方坚持,目前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为350美元/千立方米,尽管可以给中国打一些折扣,但这中间约100美元的价格差,显然很难压下来。

  业内分析,如果既满足俄罗斯的要求,又使中石油进口的天然气到国内销售不亏损,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大约需要翻一倍以上才行。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所战略规划室主任张国生分析,俄气公司的价格加上运输费,到国内城市的门站价格要高于3元,但目前国内的天然气门站价不超过2元,中国的市场无法承受。

  价格公式没有谈成的话,项目就要搁浅。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认为,中国希望引进土库曼斯坦的进口气和进口LNG液化气的价格作为参照,但是俄气公司对此并不买账,认为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机制阻碍谈判。

  董秀成:价格公式没谈成就意味着这个项目一直搁浅。价格公式说到底就是一个参照系的问题。参照哪的价格,我们现在从土库曼有进口,也有ING进口,但总归得有个参照,俄罗斯他也不让步。

  记者:我们国内的天然气的价格,不是市场定价是政府定价,你怎么看双方的谈判?

  董秀成:我在国内卖的价格是多少,我买这个气一定要比我卖的价要低,这是一般的常规逻辑。但是人家可不那么想,他只说你跟我谈判的时候,不能够拿你中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来反推我的价格,他肯定是坚持的。因为你那个价格本身不是市场价格,是你政府定的。

  中石油与俄气公司就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谈判,早在2004年就开始,至今已经历时约8年。双方于2010927日签订有关主要条件的基本协议,计划2015年底开始出口天然气。

  在去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十周年之际,人们曾认为中石油与俄气公司的天然气合作会划上圆满的句号,但谈判最终被推迟。而最近一次的谈判,又因为价格问题再次搁浅。不过,张国生表示,双方已经在技术谈判上达成共识,暂时的失败不会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目前国内的天然气供需情况来看,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需求并不紧迫。但鉴于国内天然气需求在高速增长,业内专家认为,中石油等企业应积极提高国内天然气的产量。在国内天然气生产有保障、俄罗斯的其他买家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不足的情况下,再与俄罗斯谈判可能就会水到渠成。

  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陷于停滞的谈判,也让外界回想起当年中俄在原油合作问题上的困难局面。双方在原油价格、石油管道的走向等诸多方面,展开了马拉松式谈判,期间还发生过俄罗斯把日韩两国也拉入谈判桌的节外生枝事件。直到2009年中俄签署“贷款换石油”协议后,有关中俄原油管道的事宜才最终落定。

  有业内人士建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可以采用下游换上游资源的方式达成协议,就像中俄双方在原油管道建成后,又在天津合作投资建设炼油厂一样,俄气公司也可以在中国开发天然气下游产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