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世纪的人类能源文明
2012年5月5日/董秀成
到24世纪,经过四百多年的探索与改革,人类对能源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利用也越来越高效、环保、可持续。石油能源文明已经过去四百年,能源发展历史就是能源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
在核能方面,主要还是聚变核能,但核反应安全进一步强化,核电站建设普及,核能成本降低。由于氘、氚的开采成本降低,核电站反应堆可以批量化建设,核能成为最为廉价的能源之一。在城市郊区和外围可以建设一些小规模核电站,说明核电站安全可靠,不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安全和健康隐患。
在太阳能方面,技术进步明显。太阳光发电已经投入应用,极大提高了地面太阳能用。另外人类在近地空间建立太阳能电站,主要为空间站、星际飞船、大型宇宙探测器提供能量,而且太空航站和飞船等自身也带有太阳光发电机。太空太阳能利用减少了太阳光在大气层的能量损耗,也便于直接向在太空运转的大型机械供电。
效率和成本上已经不具有优势的风能退出历史舞台,而地热能和海洋能迅速发展和普及。尽管化石能源时代的“温室效应”已经被彻底解决和修复,但处于气温上升期的地球仍然没有停止升温脚步,部分陆地被大海淹没,人类将居住地向大海延伸。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展日益成熟,地热能得到推广应用。科学家和高科技能源企业致力于降低地热能发电的成本,使之能与核能匹敌。
更多清洁、高效和低成本的能源得到应用,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家园。能源工厂占地面积减小,对环境影响被减到最低。道路很少,交通运输主要分布在地下和空中,飞行机动车一般降落后停在地下停车场。人们在原始的泥土小路上行走,办公楼、工厂和住宅紧凑,但工作和生活很舒适方便。
人类社会回归到生命的本原目的,逐渐走向能源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