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价暴跌?暴涨?这是个“混沌”问题!
2010年7月30日/董秀成
声明:本人非房地产经济学者,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思考,缺乏经济学严密逻辑思维,分析仅供网友参考!
今年4月,国家启动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一时间引起巨大反响,各种分析和判断铺天盖地而来,但总体判断是房价格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个别人士研判价格将暴跌。当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相反意见,判断房价会“煞车”,但下降空间十分有限,暴跌更是“天方夜谈”。
新政实施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房价变化,尤其是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变化更加敏感,无论涨或跌都会引起一片喧哗。
在社会一片喧哗之中,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变化,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锐减,价格基本保持坚挺,市场走势变成“混沌”状态,让人越来越看不懂,摸不着头脑。
在国家强力调控政策下,一部分反对调控政策的人也不敢公开发表“违背民意”的招致谩骂的言论,更不敢直接建议国家放松货币紧缩政策,但可以想象到反对国家调控的势力依然存在,而且其力量绝对不可以低估或忽视。
伴随着房产交易量大幅萎缩,再加上第二季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回落,反对调控之声音开始走上台面,形成一股重要势力,主张国家放松紧缩的政策的思潮开始公开化,媒体再度陷入一片异常喧嚣的“口水大战”,兴起一股“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可能终结”的强烈声浪。
面对市场信息混乱,政府被迫作出迅速反应,权威部门及时公开强调“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政策,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在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同时,坚决遏制投资性购房。
其实这种“论战”很正常,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失去利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来反对调控没有什么稀奇的,同样广大民众渴望房价暴跌以减少损失也无可非议,关键是考验国家调控的“意志”和目标取向,关键是政府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
尽管政府部门及时作出政策稳定的“澄清”,但市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房市新政百天已经过去,一线城市房市“量跌价滞”局面依然如故,观望僵局还没有被打破。
同时,有关房价涨或跌之争论依然存在,显然还不能形成某种程度的全民共识,尽管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国房价确实有些离谱,与中国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不相称”,但是一部分房地产老板和学者依然强调“中国房价必涨论”,基本理由是:“一线城市房价不算贵,而且还应继续上涨”、“中国房价上涨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供求关系决定的高房价,而不是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年轻人不该买房,房价突然掉下来才叫有泡沫,正在上涨中不能说有泡沫”、“是城市化进程造成了级差地租上涨,进而房价上涨。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是好事情。好的政策不是调控价格,而是解决房价上涨带来的那部分收益如何分配”。
在可遇见的未来几个月,这种争论还会依然不断,媒体“喧嚣”还将持续下去。如果第三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字出台以后表明经济增长下滑速度加快的话,预计反对调控政策的呼声会更加高昂和沸腾,政府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和挑战。
但无论如何,作为民生问题和公众利益的“防火墙”,政府都必须维护最基本的“公信力”,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尤其是经济手段对房价进行合理调控和必要干预,并积极加大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和投放速度,对市场“放任自流”将使局面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收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