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人住房要靠政府而非房地产商
2010年7月25日/董秀成
声明:本人非房地产经济学者,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思考,缺乏经济学严密逻辑思维,分析仅供网友参考!
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客观上讲是一个“卖方市场”,供需矛盾,供求关系失衡是造成高房价的根本原因,尽管人们对房价居高不下十分愤慨,对房地产商似乎有些恨之入骨。
房子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因为只要是人就需要“衣食住行”,刚性需求很强烈,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需要居有住所,谁也不能例外。
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既要解决富人住房问题,更要关注穷人住房问题,扶弱济贫是政府的责任,依靠企业家来解决民生问题那是本末倒置,是根本行不通的。
可以设想,假如象北京、上海、深圳等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暴跌了,价格下降一半或三分之二了,我们先不讲其对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破坏后果有多严重,就讲对广大的穷人来说依然是望房兴叹,原来买不起的人依然无力问津。
因此,房地产市场必须实行“双轨制”,一部分是由政府以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富人”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购买商品房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部分是由政府行政手段进行计划管理的半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穷人”依靠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居住问题。
如果要想解决人人都想买房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源缺乏、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更是这样不现实的,因此政府只能是鼓励租房,政策着力点应当放在为社会提供诸多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