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导致“南北战争”
2010年2月4日/董秀成
发达国家在去年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一个《丹麦文本》,里面头一条就说过去发展中国家不被列入强制法律约束,但以后应该通通列进来。文本提出到2050年排放标准,但到那个时候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还将超过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一倍以上。
对此,发展中国家当然无法接受,因为这份文件显然对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开始出现两大国家阵营互相公开叫阵和对决的局面。
其实,发展中国家也有自己的观点和共识,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主要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在开会之前聚在一起也搞了一个共同文本,与发达国家针锋相对。
四国文本绝不接受用用法律方式来约束发展中国家,也绝对不接受发达国家以气候变化为借口来进行贸易保护,同时坚持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以后,还应该延续对发达国家有减排约束力而对发展中国家无减排约束力的精神。
发展中国家除主要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外,其背后真正的后盾是77国集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立场高度一致,形成两大阵营泾渭分明的基本格局。
从历史上讲,两大国家阵营过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能形成鲜明对阵的现象确实是很少见的,这其实就是可以用“南北战争”来描述。
穷国在南半球比较多,富国家在北半球比较多,所以穷富问题就是南北问题,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南北战争》已经打响,至于战争结果如何,谁胜谁负,需要时间来考验,更考验着各国政治家的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