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董秀成
董秀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154
  • 关注人气:16,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采访节目实录

(2006-10-10 13:04:29)
分类: 媒体采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采访节目实录

2006年10月10日

 

 

    以下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0月10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采访我的实录。节目题目:国际油价走低为推进国内油价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但目前仍不存在大幅下调成品油价格的空间。

    自上月25号国际油价跌破每桶60美元大关后,本月油价再次回到60美元以下。专家预计,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小幅回落,稳定在每桶55美元左右,这将为推进国内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但是目前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空间并不大。请听中央台记者赵威、实习记者李晓梅的报道。记者在北京的一处加油站进行了随机采访。(采访音响)

    目前的国际油价与8月份每桶将近80美元的峰值相比,已经回落了将近四分之一,舆论的焦点自然也集中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否也该相应地明显回落?但是,据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的估算,目前国内油价仍然低于国际水平,只是差价在缩小,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空间并不大。录音:国际市场原油价格7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成品油每吨差1500-2000元,现在差几百块钱。董秀成进一步解释说,2004年初,当时国际原油价格是每桶35美元左右,国内93号汽油的零售中准价格才为每升3.2元,与当前价格相比,国际油价涨幅超过70%,国内汽油上涨不到60%。他分析,国内油价变化的滞后只是一种表面印象,真正原因在于:一直以来,政府顾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并没有真正做到和国际接轨。录音:咱们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原来也是一个月一调,根据国际市场三地加权平均,但是由于04年以来国际油价暴涨,使得原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际上中止了。国际原油或成品油价格上涨时,国内成品油也做了相应调整,但是每次调整都没有真正按照国际市场的价格进行调,所以一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不过,无论国内油价稳定有着怎样充分的理由,随着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百姓在心理上毕竟有一些疑问;再则,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并稳定在低位运行,无疑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创造了条件。董秀成分析,在这个关口上,有关部门也许会先缩短跟踪国际油价的时间,以便快速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而要和国际油价“全面、直接接轨”,还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录音:在调整频率上和幅度上、和给企业的自主权方面可能会有所松动。但是国家制定零售中准价政策不会改变,不会说自由放开,政府不管了,企业可以自由定价。今年底,中国将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此后,垄断的炼油市场结构将直接受到进口成品油的冲击。专家分析认为,今后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简单地调节价格的高低,而是让市场真正健全和成熟起来。中国之声今天早晨七点四十分的今日论坛节目将邀请专家为您分析国内油价走势,欢迎收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