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沉默螺旋”与“反沉默螺旋”效应
(2022-12-14 11:22:07)
标签:
李不言心理学效应沉默螺旋反沉默螺旋 |
分类: 听雨轩-是雨声?是心声? |
沉默螺旋效应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群体中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于是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得到加强和扩散;可当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还会群起而攻之),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螺旋效应是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在1974年提出。与此相反的现象是反沉默螺旋效应。沉默螺旋是指由于害怕孤立,个体发表意见之前会看大多数人的意见,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意见不相同时就选择沉默;反沉默旋则是指少数个体不选择沉默,而是对抗大多数,甚至分庭抗礼、扭转局势。随着传播过程的发展,相互间交流的深入,一些“少数派”的观点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并且接受,使持“少数派”观点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甚至超越了持“多数派”意见的人,使“沉默的螺旋”发生逆转,形成“反沉默螺旋”模式。
(来源:全员心理关爱微信公众号、心理学家李不言头条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