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开课:《杨氏之子》教案

(2011-03-22 13:32:50)
标签:

吴新德

教育

分类: 活动展示

《杨氏之子》教案

【设计理念】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语言的韵味,在读中体味这简练的语言中蕴涵的情味,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相声大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那么机智巧妙的语言呢?

二、疏通课文

(一)初读古文

师:《杨氏之子》一文,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第一篇古文,请大家各自放开声音读一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语言简短、难懂)

师:一起读读课题——杨氏之子(理解氏、之)题目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生结合实际说()氏之()】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杨家小儿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谁来把他的故事读一读——

 师:他有没有读正确呢,我们首先一起来听一遍!

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课文。

(二)感情朗读

师:文言文本来没有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即使加上,有些地方还需要注意停顿。现在我们要把这篇古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来,(指导该停顿的地方)【播放PPT】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练读。谁先来。如果读得好,请大家左手拍右手,向他学习,读得不够好,也请大家左手拍右手,给他鼓励。

    学生自己读文,特别要读准两个多音字,再请个别学生读,把文章读正确,齐读。

(三)猜读古文

师:古文也叫文言文,古人写的文章,我们现在的文章叫白话文,怎么说就怎么写,说的跟写的一样。而在古时候,把用书面语写在竹简上的文章成为文言文。为了节约纸张,写下来的语言很简练。这篇古文虽然只有55个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大概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2名学生猜讲故事的内容。】

(四)细读古文

同学们想的到底对不对呢?有句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你也真聪明!有个生字我们写一下,(板书)惠就是,聪明的意思。聪慧就是——,甚就是很,非常的意思,这个小孩不是一般的聪明。(读出很聪明)

师:——他姓什么?

 生:杨——

师:接着往下说。 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出来。

师:诣就是拜见、拜访,但它不是拜见一般的人,这个专门指拜见他尊敬的人或他的长辈。
 就是,呼就是叫,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谁叫的?请学生学一学当时的场景。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来陪孔叔叔坐一坐。)

(第二种可能是佣人开门,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哎!他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在在。哎!快出来!快出来!孔先生来了!

师:再往下说。为设果,果有杨梅

生:孩子为孔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这里省略了很多话,是谁为谁摆出水果?

师:水果里面有杨梅。特别强调了杨梅。你看这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怎么样?

生:一样。

    师: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先说清示儿,指以示儿是指着什么呢?君家果指的是什么?

生:杨梅

师:为什么说杨梅是君家果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一个

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小儿看,并说: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你觉得孔君平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有个小问题,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是逗着小孩玩呢,还是讽刺挖苦呢?

  生:是逗着玩,是大人跟小朋友开玩笑。

师:像孔君平那样幽默地说一说。(学生练习说)

师:那这杨家小儿又是怎么对答的呢?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先说说这句话的理解。再反复读读小儿的回答,细细地体会,你觉得他回答得怎么样?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回答得快(应声)、很巧妙(孔雀、孔君平、未闻)。

师:回答得很有礼貌(修养)。你看,一个才9岁的孩子,不光能听出孔君平话中有话,而且能巧妙对答,对答如流,你想用什么词语夸一夸他?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读出夸赞的语气)!如果来的是李君平,毛君平、骆君平,他也能机智对答吗?我们也能对答如流,因此我们也甚聪慧。

三、背诵积累

师:聪明的孩子,不光能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还能飞快地把文章背下来,给大家2分钟,看谁最聪明!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 自信一点来。 (请3-4位学生背)

师:大家一齐来背。(生一起背)

四、说《故事新编》

师: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记载的都是文人言谈轶事的故事,其中有很多描写言语的故事,推荐同学们读一读。

接下来我们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补充得丰满一些。

 附: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未闻 孔雀 夫子家禽 君平 杨梅 君家果

 

http://s13/middle/490d10ddh9f0baba21b4c&690

http://s5/middle/490d10ddh9f0bada24e4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