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三面环水的军事古堡“邸洎城”

(2017-07-25 07:05:27)
标签:

晋豫之行

晋城阳城县

邸洎城

坩埚城

摄影随笔

杂谈

分类: 各省系列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从北京驱车驶入山西晋阳高速,抵达润城站出口时已近黄昏,但见天空风云变幻,风雨欲来。因高架桥上地势较高,向西南方向放眼望去,沁河河水向天边缓慢地流淌着,竟然被岸边一块呈椭圆形的天然巨石所阻挡,而一座外形也是椭圆的城池就建在巨石之上,但见巨石与城廓三面环水,如砥柱挺立中流。这就是我们此次山西太行之行的第一站——邸洎(ji)城。
     沁河流经润城镇段名曰“洎水”,该城堡又如中流砥柱一般,“邸洎城”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得来。砥洎城是座三面环水的“半岛”,这在中国无数的古城当中实属罕见。而且邸洎城还有一别称叫作“坩埚城”,为何有这样的名字?种种疑问自然让我们想一探究竟。即已抵达,那就尽快进城看个子丑寅卯吧。

 

 

2、砥洎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西北隅,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3、我们抵达该古城时,乱云飞渡,似有暴雨即将来临。这样的天气景象,更给这座古城平添了一种时空氛围。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4、在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邸洎城的唯一入口南城门,“邸洎城”三个大字赫然镶嵌于城门之上。进出城门和休闲的三位老者,是我们见到的第一批邸洎城人。这说明了一个普遍现象,邸洎城同样是一座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来留守的村落。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5、进了城门直接左转,所见城墙和街巷让人瞠目结舌。从城外看城墙外表时,青砖砌墙与其他城墙无异。进入城内,沿街而立的高大的内城墙则让人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孔洞,形状与“蜂窝”极为相似。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6、原来,砥洎城城墙所用材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古城堡建筑中十分罕见的建筑材料——坩埚。坩埚是我国古时炼铁、熔铁用的一种耐火容器,呈圆柱形或上大下小的台柱体形,常以耐火黏土烧制而成。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7、在山西晋城地区,坩埚炼铁是有悠久历史的。从冶炼业的角度来看,坩埚是一种生产废料。而众多的坩埚被当做建筑材料来用于城堡建设,自然与润城周边自古以来发达的冶铁业密不可分。明清时期,润城的冶炼业达到最高峰,自然会产生难以数计的坩埚。为有效利用这些废料,润城一带的工匠们在实践中,琢磨并总结出一套使用坩埚砌墙的技术。用坩埚筑城墙,材料易得,坚固耐久,造价低廉,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在润城的周边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以坩埚为材料修建的窑洞、房屋、墙壁等种类繁多的建筑。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8、砥洎城内城墙体约5米宽。坩埚砌墙后,并以炼铁渣和石灰调浆,将5米宽的城墙一层层用铁渣和石灰碾铺好后,用坩埚烧好的铁水浇充实,冷却后形成无缝的铁质墙体,然后再一层层铺碾。这种墙体不仅防水、防蚀,更重要的是能防破坏和防枪击。用坩埚造出的城墙,坚韧程度完全超过如今的混凝土,实属筑城史上的特例。这也为砥洎城在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打后,依然屹立沁河岸边威严不倒,找到了答案。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9、看来邸洎城建造者非常善于废物利用,看这条城廓石路铺设的,是不是也是别具一格。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0、为将防御功能发挥到极致,砥洎城不仅城垣上周匝通达,就连城下也筑有一套四通八达的内环城路。“城内所有建筑分为十个街坊。街坊间既相互通达,又有坊门相隔,可各自为阵,形成了又一道防御线。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1、 城内的街巷多为“丁”字路。这样的街巷,对于熟悉者来说,既便于躲藏,又便于防守;而对于入侵者而言,则危机四伏。因为每条街巷,只要关住巷门,就会变成一条死巷。“既没有良好的视线,也无通达的交通,更得不到相应的救援,一旦进入,便无生还希望。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2、狭窄的街巷一眼看不到出口,但都能走通。可让人奇怪的是,虽说再狭窄的街巷总能过去人,但城内巷深墙高的街巷,却极易让人迷路。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3、城内所有建筑分为十个街坊,街坊间既相互通达,又有坊门相隔,可各自为阵,形成一道道防御线。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4、而略显昏暗的街巷,总是让人内心产生不寒而栗之感,砥洎城街巷设计之诡秘,确实会给外来者无形中产生心理压力。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5、为将防御功能发挥到极致,砥洎城不仅城垣上周匝通达,就连城下也筑有一套四通八达的内环城路。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6、民居就建在这层层设防中。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7、、与所有村镇一样,村内不乏各种庙宇。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8、砥洎城中的民居多为明末建筑,是典型的晋东南地区民居的建筑风格,院落皆为二进或三进院,院内房屋多为两层楼房,一般都设有楼道。正房亦有三层或四层的,但没有楼道,呈阁楼式。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19、院内房舍、客厅、卧室、厕所一应俱全,生活起居非常方便。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0、古香古色的氛围,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1、老人、妇女、儿童,现如今农村地区最普遍的“自然现象”。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2、“谦益居”“静谧居”“敦厚居”……走在砥洎城的街头巷尾,古民居门楣上各式各样的字样,当年的文雅之气徐徐而来。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3、民居门额皆为“XX居”字样,很有点文雅之派头。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4、在全国都在对景区和古建筑大肆涨价收费的时候,这里竟然敞开参观游览,随意进出,离此不远的皇城相府,据说光门票已经超过百元了。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5、邸洎城人热情好客,淳朴大度。冒昧的到这家人参观,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讲解。这家主人还完好的保存着整套的打铁家伙什,他懂得这些文物级东西的珍贵。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6、邸洎城人最普通的生活。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7、孤寡老人的“寿比南山”。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8、无处不在的文化味道与生活气息。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29、古城虽然残破,但依然生生不息。
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30、城内建筑据说大部分为明代遗留下来的,因此成为国家文保单位,但得到的保护呢?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31、残破的门楼成为街道两侧的标志和吸引人眼光的地方,碎砖断瓦,满目疮痍,怎不令人为这独特的古城未来而担忧。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32、这座古城的最后气息还能喘息多久?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33、总是在古迹破败时我们才想起保护,总是在游客蜂拥而至时,我们才体会追忆这些古村落文物的价值。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这些遗迹,已经是幸运了。没有保护,也许用不了几年,这些历史的建筑将荡然无存;可如果被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看似会焕然一新,但是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和那些历史的痕迹。罕见三面环水的防御古堡“邸洎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