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三面环水的军事古堡“邸洎城”

标签:
晋豫之行晋城阳城县邸洎城坩埚城摄影随笔杂谈 |
分类: 各省系列 |
2、砥洎城,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西北隅,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
3、我们抵达该古城时,乱云飞渡,似有暴雨即将来临。这样的天气景象,更给这座古城平添了一种时空氛围。
4、在老乡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邸洎城的唯一入口南城门,“邸洎城”三个大字赫然镶嵌于城门之上。进出城门和休闲的三位老者,是我们见到的第一批邸洎城人。这说明了一个普遍现象,邸洎城同样是一座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来留守的村落。
5、进了城门直接左转,所见城墙和街巷让人瞠目结舌。从城外看城墙外表时,青砖砌墙与其他城墙无异。进入城内,沿街而立的高大的内城墙则让人内心产生巨大的震撼。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孔洞,形状与“蜂窝”极为相似。

7、在山西晋城地区,坩埚炼铁是有悠久历史的。从冶炼业的角度来看,坩埚是一种生产废料。而众多的坩埚被当做建筑材料来用于城堡建设,自然与润城周边自古以来发达的冶铁业密不可分。明清时期,润城的冶炼业达到最高峰,自然会产生难以数计的坩埚。为有效利用这些废料,润城一带的工匠们在实践中,琢磨并总结出一套使用坩埚砌墙的技术。用坩埚筑城墙,材料易得,坚固耐久,造价低廉,应该是百利而无一害。在润城的周边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以坩埚为材料修建的窑洞、房屋、墙壁等种类繁多的建筑。

8、砥洎城内城墙体约5米宽。坩埚砌墙后,并以炼铁渣和石灰调浆,将5米宽的城墙一层层用铁渣和石灰碾铺好后,用坩埚烧好的铁水浇充实,冷却后形成无缝的铁质墙体,然后再一层层铺碾。这种墙体不仅防水、防蚀,更重要的是能防破坏和防枪击。用坩埚造出的城墙,坚韧程度完全超过如今的混凝土,实属筑城史上的特例。这也为砥洎城在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打后,依然屹立沁河岸边威严不倒,找到了答案。
9、看来邸洎城建造者非常善于废物利用,看这条城廓石路铺设的,是不是也是别具一格。
10、为将防御功能发挥到极致,砥洎城不仅城垣上周匝通达,就连城下也筑有一套四通八达的内环城路。“城内所有建筑分为十个街坊。街坊间既相互通达,又有坊门相隔,可各自为阵,形成了又一道防御线。
11、
城内的街巷多为“丁”字路。这样的街巷,对于熟悉者来说,既便于躲藏,又便于防守;而对于入侵者而言,则危机四伏。因为每条街巷,只要关住巷门,就会变成一条死巷。“既没有良好的视线,也无通达的交通,更得不到相应的救援,一旦进入,便无生还希望。
17、、与所有村镇一样,村内不乏各种庙宇。
19、院内房舍、客厅、卧室、厕所一应俱全,生活起居非常方便。
20、古香古色的氛围,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21、老人、妇女、儿童,现如今农村地区最普遍的“自然现象”。
22、“谦益居”“静谧居”“敦厚居”……走在砥洎城的街头巷尾,古民居门楣上各式各样的字样,当年的文雅之气徐徐而来。
23、民居门额皆为“XX居”字样,很有点文雅之派头。
24、在全国都在对景区和古建筑大肆涨价收费的时候,这里竟然敞开参观游览,随意进出,离此不远的皇城相府,据说光门票已经超过百元了。
33、总是在古迹破败时我们才想起保护,总是在游客蜂拥而至时,我们才体会追忆这些古村落文物的价值。如今我们还能看到这些遗迹,已经是幸运了。没有保护,也许用不了几年,这些历史的建筑将荡然无存;可如果被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看似会焕然一新,但是没有了往日的宁静和那些历史的痕迹。

前一篇:太行山水好纳凉
后一篇:探幽军事古堡张壁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