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017-02-24 06:54:57)
分类: 摄影感悟

1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京畿属地,太行山脉,井陉山村,花脸荟萃。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地处河北省西部山区的井陉县桃林坪村,都要举行隆重的社火闹元宵活动。这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及邻近村庄的乡亲都会自发地聚集在这个不大的山村,参加这已经久不衰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社火自十五当天上午9点开始,由本村文武花会及邻村的助兴文武花会一起踩街表演,聚到该村文化活动中心会场后,进行摆阵和跑阵,使社火闹到最高潮。

   琳琅满目的社火表演队伍中,桃花坪村的“花脸社火”及邻村西南正村的“红脸社火”(其实二者装扮化妆外形及表演形式都大同小异,在这里还是统称为花脸社火更为简便),无疑是最为抢眼的明星。但见实为普通农民的演员们,脸上那五彩缤纷如戏剧脸谱造型,是花脸社火独具风格之精髓,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象形脸等等,谱式、图案和颜色玲琅满目,真真是画在脸上的文化和艺术。

   据说花脸社火已有600余年历史,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各员名将的战斗场面,共有16个回子,每个回子是一个故事(一场戏)。与戏不同的是,它不唱不说,只有从它的脸型招路上仔细观察才能辨认出演员的身份和戏的内容。用祖传秘方配制的画脸谱颜料画出的脸谱,无论演员脸上出多少汗水,各种颜色都不会混淆。

   花脸社火脸型奇特,传承谱系完整,服装道具古老鲜明,表演技艺高超独特。几百年来,经过本村老艺人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组建成一支新的演艺队伍,经常参加各级政府及各级文化系统的调演。2008年6月,花脸社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井陉县已经连续举办了24届民间艺术节,全县各村镇品类繁多的社火队伍汇聚艺术节开幕式,纷纷表演各自的绝活。花脸社火以其夺人眼目的花脸化妆,同样受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追捧。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3、从娃娃抓起,是花脸社火传承的最大诀窍,举办社火培训班,让这项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花脸社火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4、桃林坪花脸社火与其它社火不同的是,每个演员像古装戏演员一样,脸上都画着脸谱,身穿古装,使用真刀真枪进行表演,再现古代人物战斗的场面。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5、桃林坪社火在嘉靖年间被朝廷封为皇纲护卫队,因此队伍前都有皇纲队出现,由武装到牙齿的花脸们押送,故也称作押纲护驾社火。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6、花脸社火每次表演的程序是:先在村头的空地上举办仪式出发,然后沿村里的一条主要街道进行行进表演,每走到供有菩萨的庙宇祠堂,都要进行烧香叩拜。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7、参加花脸社火表演的演员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村民,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多岁的孩子。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8、行进中的花脸社火队伍并非是简丹的直着行进,而是前后左右交叉着游走,名曰“跑阵”。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9、交叉跑阵中的花脸们看得人们那叫一个眼花缭乱。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0、跑阵看着乱,但则是乱而不乱,绝不会有相互阻碍、碰撞的现象发生,可见其乱在有序,训练有素。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1、红脸社火队脸上的扮相与花脸队区别不大,红胡子倒是最为耀眼。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2、红脸社火队的着装与花脸队相比倒是有所区别,人人一件花里胡哨的毛背心,省钱省事,到也是别出心裁,别具一格。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3、沿街行进表演结束,队伍来到村里的活动中心广场,开始圈场式的社火表演,花脸们或群体亮相,或交叉跑阵,或展示器械技能,或双人刀枪对打。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一圈,乐手们则钹鼓助阵,热闹非凡。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4、村里有威望的老者和村领导,走到庙宇前,焚香烧纸,双膝跪地,叩首祭拜,举行祈祷仪式,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5、花脸社火队员手持刀枪剑戟,呐喊着,打着呼哨和飞腿向观众亮相。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6、鼓乐激荡,声色铿锵,阵形威严,气势夺人。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7、动如脱兔,猛似虎豹,张牙舞爪,尽展威风。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8、井陉社火大体上分“文社火”和“武社火”,前者主要体现一个“耍”字,跟舞台上的传统武打戏相似。花脸社火重在跑阵中的耍。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19、“武社火”则是真刀真枪地对打,充满了战斗气氛。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0、桃林坪村的村民多有武术功底,这正是花脸社火的表演基础。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1、真刀实枪,攻防分明。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2、花脸社火在演出中只有武术做打,没有念唱,除表演到高潮时男人的呐喊外,再就是刀枪剑戟碰撞出的铿锵节奏之声,动静中透着雄性的力量之美。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3、捕捉到不乏幽默的小景,只图一乐也。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4、除花脸社火只为男性表演外,鼓乐队及其它拉花表演队却又是清一色的女性组成,可谓男女有别,分工明确。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5、休息中的花脸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墙上的字也是绝了,何为“王母老鼠”?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6、来张穿越图,隔着朝代的异性相吸。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7、花脸社火,最大的亮点和独到之处,还是在那张张花脸的扮相上。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8、此张脸是张飞还是李逵呢?弄不好是李鬼吧。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29、如此火红的胡须又是谁?
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30、所谓“花脸”,贵在这来自民间却又与戏曲脸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共有5大类:即红花胡、黑花胡、小黑脸、丑脸、素脸,细分下来,有五十余种。花脸社火戏有《三英战吕布》、《卢俊义上梁山》、《三捉孟良》等等数十出。如此出自民间的独特社火艺术国粹,它不非遗谁非遗!花脸社火,出自山乡的非遗国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