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火烧山,黑土地上喷出的火山博物馆

标签:
游在黑龙江五大连池火烧山火山博物馆摄影随笔 |
分类: 风光小品 |
1
2、在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公园方圆1012平方公里排列着东、西两列火山,火山爆发从在100多万年开始,而后渐渐由外而里推进,相继爆发有14座火山。火烧山是最晚爆发的,距今280年。
3、老黑山和火烧山在五大连池第四纪火山群中形成最晚,但是它们的火山活动却是最重要的一次,正是这次火山活动的馈赠,才使得五大连池博得了火山博物馆的称号。
4、由于有南北两个溢出口,火山锥被切成了两半,当地人又称其为“两瓣山”,也有人称它为莲花山。图为两半山体中形成的峡谷。
5、五大连池的火山专家陶老师,为我们实地讲解了有关这座火山形成的多方面知识,形象生动的描述让我们这些火山盲,常常有茅塞顿开之感。
6、火烧山1721年4月26日至6月喷发,海拔389米,相对高度70.3米,基座面积750平方米,火山口直径370米,深70米。
7、火山弹是火烧山砾石堆中最引人瞩目奇观之一,开始我以为弹是鸡蛋的“蛋”,是因为其卵形外观的误导而想当然了。听陶老师讲解才知此“弹 ”非彼“蛋”,如此体积巨大的火山弹飞溅的满山皆是,可想当年火山喷发时是何等的威力。
8、火山弹有的圆如馒头,有的长如条带,还有的呈卵形、纺锤形,造型独特,形象逼真。这样漂亮又具研究价值的火山弹,难怪美国人要花费亿元购买一个,虽然在火烧山和老黑山中多又存在,但和国宝大熊猫一样,它的价值是无价之宝,不能卖!
9、火烧山的火山弹普遍要比老黑山的火山弹个头大,说明火山喷发时的能量释放更加剧烈。就连我这个火山盲都能理解这最简单的道理和研究价值。
10、火烧山坡体浮石满山。浮石地质称“玄武浮岩”,多为紫色、褐色,呈蜂窝状,质轻可以漂浮于水面。难怪火烧山被专家和旅游者戏说为“一座能够漂浮在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火山,更有百姓说火烧山堆积了满山遍野的“搓脚石“
11、有些火山浮石的菱角极为尖锐锋利,难怪专家陶老师告诉我们,徒步火烧山一定要带手套或登山杖,否则不小心摔跤手撑地的话,一定会手破血流。就是找截树棍代替手杖,也要比空着手安全得多。
12、陶老师无意中发现这样一块火山浮石,不仅份量极轻,而且一端的表面被磨砺的平整如镜,其它面却依然是坑凹粗糙。自然之力量如此鬼斧神工,就连陶专家都有些费解。看来这神奇的宝藏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还多着呢。
13、火烧山及其北边山脚下的火山石海所具有的火山特征非常典型,存在有众多的火山“喷气锥”和“喷气碟”群。
14、喷气锥和喷气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火山喷发遗留景观,它是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上升导致熔岩层层堆积而成的独特形状。
15、地面和火口壁上裂隙纵横,宽窄不一,有些更是深不见底。裂隙或砾石堆中常见到一种鼠科动物,既像松鼠又像野兔,它们的粪便常常堆积在一起,据说这些颗粒状的粪便药用价值很高。
16、火山熔岩凝固后形成的景观观类型众多,其各种形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火山喷发做不到的。这片中的熔岩如麻花又如耕田,真是千奇百怪,鬼造神雕。
17、火山口垣高低不平,西北部有一缺口,为熔岩溢出的熔岩暗道。
18、熔岩暗道是火山喷发后期发生了“气爆”现象而形成的独特景观。峡谷内高低错落,地形复杂有如迷魂阵,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引领当向导的话,晕头转向而迷路经常发生。
20、峡谷中部突起一个岩渣锥,周围不规则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凹坑。这样的坑大约有十几个,都是火山喷发的最后产物。人们在这些坑凹中行进异常艰难。
21、火烧山底部峡谷内高低不平,参差不齐。它们是在岩浆喷溢的晚期,当火山口中的熔岩湖逐渐凝固,局部地方由于熔岩内部还有气体释放,翻起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这就形成了直径几米至十几米近圆形的爆发凹坑。
22、无法确定岩浆冷却以后多长时间又出现了生命迹象,可以肯定的是,火山砾石中出现的第一抹生命一定就是各种各样色彩也不同的地衣。
23、这开放在石面上的花儿,斑斓多彩,是生命最初的回归,也是生命最顽强的一博,拉开了火山迹地生命现象演变的序幕。
24、有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火山喷发的羰基硫化物能与地球上的甲脘、氢、氨等无机分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链状肽,链状肽进一步相互交织和形成蛋白质——生命的基础物质,所以火山可以成为探索生命起源极佳的研究对象。
25、火烧山景区还有大量的火山熔岩“微地貌”景观,溢出的岩浆形成的各种熔岩流和火山灰地貌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有的象石猿、石牛、七品芝麻官、八卦炉等等,倒也是石如其名。
26、火烧山和石海的部分游路升级改造工程已经竣工,现在正在进一步完善观光栈道,方便游人既能观赏火山奇观,又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27、火烧山的种种奇观,是一个让人感觉穿越自然时空,既能产生遐想,又能使人发呆的地方。
28、游览火烧山后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知,从而对火烧山的生命奇迹涌起由衷的敬意!
29、走出火烧山后见到一处更让人费解的奇妙景象。一片原始状态的白桦林,居然在遍布火山熔岩的砾石“海洋”中成为鲜明的孤岛,当年的火山大爆发怎么就没有伤及到它呢,真是不可思议的奇中之奇!
30、还有令人感慨的是火烧山脚下北部边缘的熔流“石海”,一座由熔岩砾石构成的海洋般宽广博大自然奇观,各种火山地质地貌现象保存完好,熔岩形成的石海,波涛汹涌,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火烧山旅游小贴士:
如果去火烧山里,应该是需要景区准许。要穿好登山鞋,最好带登山拐杖,带手套,石头很松散,走路一定要注意脚下,还要多带水。
公路客运:南至哈尔滨,北至黑河,东至伊春均有高速公路连通,哈尔滨乘车地点分别是哈尔滨客运站,或在哈尔滨市道外承德广场客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