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岭长城8】潜入敌楼探幽秘

标签:
金山岭长城敌楼内部摄影随笔旅游 |
1

登上金山岭长城,行走在那饱蘸千年历史的墙砖条石之上,极目远眺,城垣蜿蜒曲折,苍劲十足,这条苍龙昂首摆尾跨于金山之上,飞腾于绵延起伏的山岭之间,此间景致是跌宕起伏的辽远。
目极之处,可见到船蓬顶、四角钻天顶、八角藻井顶、穹窿顶等内部结构建筑形式各异的敌楼。军事防御体系设计复杂,设有障墙、战台、炮台、瞭望台、雷石孔、射孔、挡马墙、支墙、围战墙等等,层层设防,可谓固若金汤。不知不觉,便想深入那些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敌楼里探个究竟。
百年相依,千年相伴,敌楼已然与这金山融为一体,颇具浑然天成之气。
登金山岭长城并倾心感受,便可体会一个民族的古老、质朴、倔强、不屈以及长城建造者的聪明与才智。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穆宗把抗倭名将戚继光由闽浙调到北方戍边,任命为蓟州总兵。戚继光率部队士兵与当地民夫,对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昌平县境),1000公里的原有长城,普遍进行了改建和重建。边墙城体加宽加高,要冲地段修筑双层的城墙。又在全线修筑1000多座高大坚固的敌楼(又叫敌台或空心敌台)。在戚继光任职的十四年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敌楼一般逢高山峻岭险要处而建,构造巧妙,结构因地势而异,有的是双层木结构,有的为砖石结构的单拱楼、双拱楼、拐角楼;最多的是二眼楼、三眼楼直到六眼楼;还有形状各异的方形楼、扁形楼、园形楼;有平顶的、穹顶的、船形顶的;几乎每一座敌楼都被它的建造者起了形象鲜明、颇具意味的名字,如那架势像一只蹲在山头的小猫,两个瞭望孔恰如小猫炯炯双目的,叫做猫眼楼;两座敌楼的顶部好像狐狸头顶的叫狐顶楼,还有望京楼、桃春楼、仙女楼、将军楼、棒槌楼等,而这些美妙名字起源的背后,究竟发生过怎样的故事?敌楼这步步为营的防御体系中,究竟又有过多少次惨烈的厮杀?
2、这是将军楼里的戚继光塑像,用压暗影调的拍摄方式来处理,以掩饰该雕塑的粗制滥造。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