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北京城的世纪记忆(1)

标签:
北京首钢停产厂区钢铁巨人摄影随笔杂谈 |
分类: 北京情节 |
首钢搬迁调整的大幕在2005年拉开,首钢历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炉停产了,世界上炉龄寿命最长的首钢二号焦炉停产了......人们对首钢的复杂情愫,并没有因为首钢要搬迁的决定而改变。几十米高的厂房、纵横的铁路、巍峨的高炉......首钢搬迁后,北京的这些“工业记忆”是否也会从人们的视野里永远消失?人们将如何对待一个城市的工业历史?决策者们好像仍然在探讨中。(未完待续)
2、首钢,距离天安门只有17公里,中国最早的现代钢铁文明诞生于此。
4、,也是如今摄影爱好者最爱取景的地点之一。
5、在上一场同自然界的角逐中,它们成为了最后的胜者。
6、而在这座城市迈向后工业时代的路上,它们不再是支点。
7、传说和历史的现实紧紧缠绕在一起,统一在一个重工业工厂内。
8、在厂区内行走,不时还能闻到燃烧的焦味。
9、“还首都一片蓝天”的步骤开始一步步开展。
10、厂区里的高炉有的还在运转,一排排巨大的管道在天空中来回穿梭。
11、汩汩淌出白色的蒸汽,在冬日模糊的阳光下投射出巨大的幻影。
12、瑟瑟寒风中,跑、冒、滴、漏出了冬日里的“绮丽景色”。
14、宽阔的马路,路口中心的岗亭,路边橱窗里的光荣榜,冬天里双手交叉进衣袖的候车工人,锃亮的铁轨穿越厂区中心,俨然一个自足的工业城区。
15、高大的厂房、挺直的高炉都已沉寂,缄默取代了曾经的铿锵。
17、这些钢铁巨兽在阳光下投射出巨大的幻影。
20、同时也带来了就业、资源、财富、兴旺。
21、配合着巨大的车间、烟囱、钢管、铁轨两旁蓬蓬的杂草,摄影爱好者认为这是摄影创作颇佳的场景。
22、走近那些铁轨,可以看到它们已经在岁月里泛出黑色的光泽。
23、这个身处长安街西线上的庞然大物,在很长时间里是北京城的一个强大的邻居。
24、搬迁曹妃甸,是为了让首都的天蓝云白。
25、面对首钢这种标志性企业时,规划部门深入探索保护性开发的新型改造模式,决不能简单的推倒重来。
26、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工业企业,每一段铁轨和每一间厂房,无形中都已成为北京近百年工业史的见证。
27、北京工业发展的这段历史应该要保留下来,不能成为城市的一段空白。
28、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已成为一种潮流。
29、对城市改造最大的担心就是历史特色和创意的丧失,这一点是规划中最应该避免的。历史悠久的北京已经被扼杀的太多太多,简单的“推到重来”,不符合一个文明城市的创意空间和历史特色。
30、对很多北京特别是首钢人来说,首钢无论搬迁到哪里,石景山下永定河边的首钢,都将是几代人难以割舍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