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年的他们
5年前的夏天,三个年轻人背着行囊踏上了5个月的新疆之旅。他们三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带着不同的梦想一起走进了电影世界,同时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在初次涉足电影摄制工作的那段时间里,他们一起兴奋过、紧张过、无奈过、也哭过和笑过。
这三位就是当年电影《七剑》的副导演麦浩邦先生(现为香港某建筑公司建筑师)、导演徐克的助理丽丽小姐(现是香港TVB电视电影编剧)、和跟他们一起共事的“打杂人员”吕小一同志。
月中我们有机会在香港重聚让大家都非常开心。在新疆一起奋战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而5年后的我们也都“成熟”了不少。

丽丽小姐真名黎倩怡,大家都叫她老虎丽丽(某动漫人物的名字)。丽丽大学毕业后做过香港信报的记者,《七剑》拍摄前受聘于徐克导演的电影工作室做编剧。工作室给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七剑》剧组做导演助理兼现场网站记者。记得我第一次见丽丽是在到新疆的头一天,完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导演助理是个看上去还未成年的小样,但居然还比我大三岁。热情的丽丽一上来就开始跟我这个动漫盲兴奋地聊起各种卡通人物。当时得知我俩将要在新疆住一屋,几乎快要崩溃。谁成想我们在共事的5个月里处得很好,还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 一起发发牢骚、一起畅谈未来。3年前我在深圳拍《雪在烧》时,丽丽还两次来探班。

这就是麦浩邦先生,大家叫他阿邦。阿邦是我们组的开心果。他的表演欲特别强,可以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遗余力地为大家助兴。只是他基本属于力不从心
-- 听他唱歌后想死的心都有;看他跳舞真想把他胳膊腿卸下来。
虽然大家不停地打击他,但他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继续将他的才艺悉数给大家展现。
虽然阿邦在加拿大上学时念的是建筑,但一直以来他有个梦想就是想拍电影。大学时他的前女友为他拍摄了一部“小邦哥”(小马哥)的《英雄本色》。在《七剑》开拍前阿邦带着他的“小邦哥”去报考黄百鸣电影公司。黄百鸣先生看完“小邦哥”的作品后对阿邦说:“其实做工作人员更长久”。就这样,阿邦做上了幕后,拍的第一个电影就是《七剑》。跟阿邦共事的那段时间,我跟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阿邦阿邦饭来了”。从那时起他就断定我是一个吃货,到点就得吃饭。(我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良好的健康习惯:)
3年前《雪在烧》在香港拍时,阿邦爽约没能跟我和丽丽小聚。我和丽丽总结了一句话:“阿邦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为爱人可以插朋友两刀"。
简言之,有重色轻友之嫌
。
阿邦还是个好孩子啦!这次见到他依然是那么风趣可爱。阿邦跟我们说:“我要回去做电影。我不拍电影是电影界的损失,我继续留下搞建筑是建筑业的负累”。

在我照片文档里找到了一张丽丽和阿邦的工作照。丽丽拿着摄像机在拍纪录片。远处的阿邦拿着对讲机,潜台词象是:我小邦哥总有一天会成为影帝。

我和丽丽
说说我,呵呵我去《七剑》跟他们二位不一样,肯定不是因为热爱电影去的。是因为好奇,还是想看偶像
自己也搞不清楚了。记得刚去的时候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属于哪个部门。一会在这个部门帮帮忙,一会又在另一个部门搭把手,最后又稀里糊涂地做上了第三组的场记。在这期间认识了《七剑》的造型师--陈顾芳女士。后来她把我推荐给由她任造型师的电视剧剧组。那是我演的第一部电视剧
--《天外飞仙》。

5年后重聚我们都变了 -- 丽丽成熟了,阿邦变帅了,呵呵我有女人味了

阿邦为了弥补3年前的爽约,特地为我们精心安排了香港游。那天带着丽丽还有我和潇潇两位大陆游客游览了海洋公园。

旺角路边小吃

来港的第一天晚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