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三事

标签:
休闲 |
分类: 散文 |
一
http://s15/middle/490c58a3tbaca1eeb0c0e&690王阿姨走了,就这么静悄悄地。尽管每天,我都经过她的门。
有一天的傍晚,我头痛,打开北窗吹风。见着一行人,出没在我眼前。她们围成了一个小圈,中间有个圆盆,里面燃起了几片纸张,恍惚间,晃着我的眼帘。其中,有几个熟悉的人。突然,“王阿姨死了”我脱口而出,说着,已经来到客厅,妈妈竟然应允。说是,院中的几个人知道。
王阿姨,是个善良的人,她收养了许多小动物,繁育并哺育着;即便是无人领养的流浪猫,她也要亲自喂上几次。从不含糊。
她是个普通的理发师,退休之后,也凭着人情做着营生。并且结识着朋友,打着牌。儿孙满堂。想来,也是个享福之人。
虽说是夜晚,借着月光,那刺眼、耀眼的人间之光,直冲向我的眼睑,黑夜顿时划起了火焰,照着人间的一丝温良,在早春的二月逼向我身,一种莫名的刺骨、寒来……
二
http://s13/middle/490c58a3tbaca220151ec&690近来,不知怎么读上了刘心武的书,大部头的不感兴趣,却被一小片吸引,甚被她的磁力所心动。人们说,作家是另类,自然作息时间也特别。他,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四点是写作时间。可谓人睡鬼来时,乃创作旺盛时。对此,我不这么想。
我写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稍微培训一下,就可以顺利进行。不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按照规律睡眠,不会有任何例外。当星星照例的来临,正是我歇息之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不是另类。当然,我写的是短篇——散文。
在美丽的夏季,我会来到海边,或持笔在本子上记录,或者直接在电脑上现场写作,一种很舒畅的感觉油然而生,没有任何陌生感和不是家的环境——怡然自得。现场的效果,给我带来了最直接的文章,与回去回忆着写的感受炯然。受益匪浅。
三
http://s13/middle/490c58a3tbaca33f8a93c&690记得前儿看话剧回来,仿佛已经到了后半夜,在我准备过马路的地方,看见所熟悉的炊具,一口高高的圆柱形的锅,后面还整齐地排着小桌子、小椅子。此时是红灯。我马上问那女的,这是卖什么的?她回,饺子。我稍稍地扭转腰肢,忽看到后头有饺子模样的整齐地码放着,呈环形,还有较小一些的是馄饨。看着白白的面粉淋漓在饺子、馄饨上面,一种久违了的熟悉飘来——是什么呢?是夜市那久远的弥音幽幽地环来,将我身萦绕,怎么也挥不去。
我们这个地段,已经许久没有这种香音弥漫了。记得那是多少年之前呵!夜市就在离这里不远的西街熙熙攘攘地进行。感觉那人间的烟火在弥漫,一种百姓生活的小氛围展现;那遥遥升起在夜空的蒸气,就像百姓心中的红火冉冉向天空展去,那么亲切而又遥远的弥音。
看着我侧面现实生活的一种温暖,重又回归我的视线,我都有种坐下来吃一碗的冲动,让我遥远的心绪再成为现实;多想多多地再停留在这里一点,让重温的温煦冉升,仿佛街道再也没有了冷冰冰,被浓重的生活气氛沉浸,唤起了久违的感染,夜空是那样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