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花开如玉

(2022-04-08 10:08:49)
标签:

安徽日报

李丹崖

文化

梨花开如玉

梨花开如玉

李丹崖

 

春天渐渐式微时,梨花开得汪洋恣肆。

梨花是冷清的,若是昨夜落雨,今晨去访梨花,定时一件扫兴的事情。满目的梨花,落得满园都是,很是煞风景。梨花落时,是伤感的,一地惨白,所谓“残花败柳”,不过如此。

    若说梨花初开,那真是好看。粉白中带着微微红,红且嫩,此时,若是寻一瓣梨花对着阳光看,是莹润的,有着玉一样的质感。这样的质感,接近丝绸,细密泠然,有清貌。若论春日诸花之中,谁的姿容最好看,鄙人觉得梨花初绽为魁,海棠垂丝次之,桃花只能排第三。但若要论春花之中谁败得最惨,亦属梨花。世界总是这样,给你最好的,也会把最坏的附带赠于你,扔都扔不掉。

皖北地区,常有梨花可以见到,且不是一两株,是一棵挨着一棵,曰:梨园。梨花花开,一派肃然,真适合以梨花打底,拍一些古装的照片,最好要施妆稍浓,映衬得素将更素,媚将更媚。难怪当年,李隆基曾在长安的一处梨园中组建了一支乐队,宫中能歌善舞者多被选于此,霓裳羽衣,钟鸣鼎食,夜夜笙歌,寻常百姓是见不到,唯有梨园的那朵朵梨花知晓。

试想,在梨园唱戏,自是好看,最好要唱昆曲,梨花纷纷,弦歌雅意,昆曲的装扮最能与梨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他的剧种要么施妆太浓,要么装扮滑稽,要么太过闹腾,头顶的那树梨花受不了。

    梨花开,气温尚冷。想起有一年,在青岛崂山的一处民宿中雅集,院子里恰好有一株百年的梨树,梨花开得正好,喝了点小酒,酒后尝崂山绿茶,竟然回甘恰好,那是三月天,空气里稍稍有了些温暖,三五文友在树下写诗。月亮升起来时,在梨花下诵读,那感觉真是大好。至今记得某君的诗:

他日月下,若逢一朵梨花,悠悠地落下来,代我问她,可曾记得枝头曾吹过的一股与众不同的温度?

梨花,总是这样能催生诗意。写诗的此君已经快十年不见了,前几日读汪曾祺,读到一句“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心头猛然一震,似春日一个炸雷,瓣瓣梨花落下来。

吾乡种梨花者甚多,以龙杨镇所产的苏赵梨所开之花最盛。旧时,依稀记得是宋朝吧,这片偏远的乡域突然来了一群外乡人,种梨树,在梨园深处安家,过着不温不火的小日子。后来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家族,为避政乱,隐居到此处,得了一片梨花的护佑,百世不绝。

梨,可不就是离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对,是:我辈甘做蓬蒿人。以梨花作蓬蒿,清格至甚。

梨花是属于乡野的,在城市观梨花,总是找不到感觉的,近日读苏轼的诗,有这样的句子:“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清明。”是的,梨花开时,清明爽然,是让人心生欢喜且欢喜悄然的。

又想到去年春日在江南的一处山峦中,遇见一处尼姑庵,梨花开的时候,有小尼在采摘树上的梨花,闻香,她们对路过的游客说,梨花可以捣碎了与蜂蜜一起涂在脸上。不知此言真假,但看那几个小尼的样子,玉面嫣然,也像是梨花一样清幽。让人想起庄子在《逍遥游》中所写的句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回到住处,在《太平圣惠方》中果真寻到了梨花的功用,说的就是梨花和桃花一起捣碎了,做成面膜,可以祛痘消斑,美容养颜。

真应了“花容月貌”这个词!

1300字)

安徽日报农村版2022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薯往事
后一篇:食楮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