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期失踪与墨水便当

(2019-07-20 08:56:05)
标签:

思维与智慧

李丹崖

阅读与写作

文化

定期失踪与墨水便当

定期失踪与墨水便当

李丹崖

琴棋书画烟酒茶,是古代文人的雅事;闲阅纸书忙读报,也一度成为上个世纪白领的一种时尚;近年来,电子书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种便携、无损的电子产品,可以把一座图书馆装进一个薄薄的阅读器中,供您随时翻阅,足见,从古至今,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纵观现如今的读书者,大致分为三派别:一是以学科为目的的求学派,这类人是在最好的韶光,通过书本汲取营养;二是以快速浏览为目的的“知情派”,即以追求故事情节为目的的快速阅读者;三是强化纸质书仪式感的精致生活份子,这类人读必阅纸,否则,宁可不读,很多情况下,还会做读书笔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读书的物质成本已经算不了什么。一本书,大都是十几块或者几十块,阅读速度快的人,一个月也基本不会超过五百元,慢的就更少了。然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人会陷入各种“忙”中,有时候甚至会没有机会静下心来,用几天或一个周末的时间完整读完一本书。

看新闻报道,演员林心如在英国买了一本书,很是爱读,但无奈的是,由于演出的档期排的太密了,一本书仅仅读了三分之一就放在那里,半年后,他总算闲下来,才想起那本书还没有读完,赶忙去找。然而,待到她拿到那本书的时候,吓了一大跳,书页上字迹全部消失,已经变成了空荡荡的一张张白纸?字也会怕冷落而纷纷出逃吗?原来,仔细看了封底又这样一段文字:“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3个月。”原来她买的是限时阅读图书,这样的一本书,字迹在三个月左右会自动消失,目的也就是强迫你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本书读完。

我反倒非常推崇这样一种创新方式。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书,势必想着赶紧还给主人,所以,无形中加快了阅读进度。读完一本书的效率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许多。这种“限时阅读”的图书,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压力,让人想着,我必须赶紧把书中养分汲取完毕,否则,它们就会自我失效,有暴殄天物的负罪感。

“限时阅读”相对的,有一种是逼迫式写作。现如今,有一种网络码字群体,他们多半是为了完成网络要求的每日更新多少万字而陷入其中,于是,一个词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主宰,那就是“日更量”,于是,这样一类作家的日常,就是为日更量而耗费心力。

我从不觉得写作是挤牙膏式的运动,“刀架脖子上”就能精品吗?恐怕未必。看一位米其林三星主厨做低温牛排,对时间是尤为考究的,低于40分钟是等不到一块牛排出锅的,时间太赶了,要么血丝太多,要么焦糊一片,味同稻草。恰当的时间,精雕细琢出来的美味,才能征服人的味蕾,摄人灵魂,把这一道理换算到写作上,依然如此。没有灵感,脑袋空洞,强压式出水,写出来的文章,哪怕篇幅足够,速度也可以,但是,只会被人看成是一篇寡淡的墨水便当。

谁都知道,快餐式的作品又有多大的生命力呢?

阅读,从来都是需要时不我待的一场游历;创作,更是需要深耕细作的一种文字磨炼。“定期失踪”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快马加鞭,在“读万卷书”的路上赶路;“墨水便当”式的写作,则是提醒我们谨防粗制滥造,提醒我们时刻不忘沉下心来,沉到社会的生活的汪洋里,做一场华美的文字“潜伏”。

1200

《思维与智慧》20198月上半月刊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