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残垣:另一种街区风景

(2017-12-25 09:15:33)
标签:

大公报

李丹崖

建筑随笔

残垣:另一种街区风景

残垣:另一种街区风景

李丹崖

去过很多古老的街区,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扬州的东关街、亳州的北关历史街区……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在街区之上,每走一段无一例外地能看到一两处断壁残垣,孤零零地站立在老街上,古街被修缮一新之后,大都做了旅游景点,依然繁华,唯有这样一两处断壁残垣,标本一样立在那里,有的加了护栏,有的还给做上了玻璃罩。抛开它们是文物保护点的概念不谈,我想,它们的存在,是在记录一段光阴,储存一段时光。

不知怎的,这些断壁残垣我一点也不觉得它们破败,与新建筑或保存完好的旧建筑相比,它们像是老人,老到已然倾颓,站在那里看着子孙满堂,心里也是知足的;它们也像是驻守原地,等待羁旅的爱人归来的痴情汉子,望穿秋水,伊人还没有出现,索性就这样继续等下去。

我曾在三坊七巷看到过一处名叫泔液境的遗迹,用玻璃罩着,伫立在繁华的街道上,原来,这里原本是宋代一处奉祀神灵的庙,庙中有一眼井,曰“乌山之泉”,水质清冽,沁人心脾,后来,随着时光推移,旧庙日渐倾颓,唯留下一处山门的墙遗落在这里,近年来,在做三坊七巷改造的时候,文保专家建议原样封存于此,供游人观瞻。看到泔液境,尽管隔着玻璃罩,我总觉得嗓子眼处似有脉脉甘泉涌出,心旷神怡。

在扬州的东关街,我也曾见过一处书院,名曰“南街书屋”,走进去才发现,原来是一家装修非常精美的客栈,书院的石碑和匾额被原样留在了原处,这样一种忠实的记录,让我们每每望见它们,总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书院今昔已成客栈,只可惜那次我已经事先定好了酒店,不然,就在客栈住一晚了,我想,在这样的客栈住一晚,梦里也可以见到许多浪漫的传奇。

在我的故乡北关历史街区,也有许多类似的建筑,有的只留下一个民国时期的花窗,在老街修缮的时候也给原样保护下来,镶嵌在老街之上,似一块老坑玉,每一个由此路过的人都会驻足片刻,老实说,这样的断壁残垣比修缮一新的街道店铺还有吸引力。

谁说断壁残垣不是一种美?放眼全球,能够传世的建筑它的寿命是多少年?仔细对照,多数也不过二三百年,再久了,要么毁于地质灾害,要么毁于兵燹,要么毁于建筑本身的寿命期限……因此,大凡留存下来的,哪怕只有一处院墙,一处地基,一片砖瓦,都应该看成是时光的馈赠。

不求崭新,才有斩获。凋零也是一种美,这种美好像白发之于祖母,落叶之于秋天。

残垣是琥珀,是时光滴在大地上的一滴眼泪,这眼泪包裹了光阴,也凝结了时光里的匆匆步伐,还有传奇。

余秋雨说:“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要我说,没有残垣的街区是苍白的。

断壁残垣,是打开老街时光机的另一把钥匙。

1050

《大公报》201712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海棠的娇媚
后一篇:大雪与食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