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缭绕

标签:
大公报心灵点击李丹崖 |
秋意缭绕
李丹崖
自古秋意胜春朝。石榴的脸皮渐红,秋天的意蕴就越发足了。转眼已是白露,清晨起来,院子里的油纸伞上湿漉漉地结了一层露,有许多莹润地汇成一条条小溪流,吧嗒吧嗒地滴在银杏叶上,这是秋天里最清脆的声响。寒蝉凄切,在清晨它们是喑哑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到了正午,才敢于在阳光里练练嗓子,叫了几声,还是噤住了。
这个时节去林子里,还能见到一些蝉蜕,倔强地趴在树干上,形单影只,它们,似乎是夏天的最后一班岗哨,秋风再凛冽些,它们也要化作泥土了。这样的日子里,北方人喜欢贴秋膘,在皖北,最适宜做的是包子。很多地方,都是“包秋”的习俗,意思是把无边的秋意都包到一种食物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包秋,可不就是收纳所有的“收获”吗。颗粒归仓,这是天地之间的仪式,这种仪式反映在饮食上,美味而喜气安稳。
这几日的包子,最宜用的是当季最新鲜的蔬菜,比如,经典的“韭菜鸡蛋木耳虾皮馅儿”,韭菜是粗纤维,鸡蛋中富含天地间至阳之气,木耳是不可多得的菌类,虾皮则用来提鲜,食之,一两枚是欲罢不能的。若是能佐以自家制作的秋酱来吃,饭量小的女生也能吃下两三枚,一枚秋包十八个褶,这些褶皱中,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诸多寄予在里面,吃得秋意葱茏,吃得心怀开朗。
这个季节,最具秋意的还有雪花藕。在故乡亳州,向来有这样的民谚:“头刀韭,雪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雪花藕,样子讨喜,口感更是爽脆多汁,这样的莲藕可以与豆荚清炒,也可以与黑木耳一起清炒,风味绝佳。
美食慰衷肠,秋意解情怀。人在这个时候,格外喜欢亲近草木。毛毛草跳完了最后一支秋风舞曲,把草籽散播到周遭,它的使命也完成了。芦苇,在秋风里银发如雪,这个时节,走进山林,我喜欢住在一所老房子里,一定要是木结构,裸面的木质,不需要任何油漆粉刷,就那样“素面造”,让人亲近它的时候,最能感受到木质的清香,最能感觉到木材的熨帖和暖意,秋风凉爽,秋空高洁,我们凭栏远望,身旁的木柱子、廊道、雕花、雀替,在秋风里散发着自己的体香,与远方淡淡飘来的桂花香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秋天的意趣。
秋天,不知有文人雅客的愁绪,还是可以有一些浪漫的。打开微信朋友圈,看文友在晒爱人给他做的桂花汤圆,桂花是新采下来,糯米是雨后石臼里新砸出来的,素手团出来的汤圆,下到沸水里,水开了,汩汩飘香,这个时候再来品尝秋意,滋味就更深一重了。
(1000字)
《大公报》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