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萧县面皮:春水洗面好皮相

(2016-03-28 13:07:16)
标签:

大公报

美食悟人生

李丹崖

萧县面皮:春水洗面好皮相

春水洗面好皮相

李丹崖

早些年,三月里的桃花一开,故乡溪水边就有许多妇人,从井里提些水上来,和面后,洗面筋。皖北平原,是小麦的主产区,三月里,春水澄澈,最适宜洗面筋,淀粉如牛乳一样被春水洗净,最后剩下的就是面筋了。

面筋洗好后,做成薄饼状,放在箅子上蒸,成一个圆圆的薄饼。这样做出来的面皮,像牛皮纸一样透亮,吃起来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的特点。当然了,若是放在清明前后来吃,就更合时宜,各种时蔬纷纷上市,这时候气温恰好,吃起来清爽可口,是皖北人春日餐桌上的家常菜。

面皮有两种吃法,一种是以面皮为衣,中间卷上诸如醋炝绿豆芽、杭椒炒鸡蛋之类的时蔬来吃,开胃且美味,七八岁的孩童吃上三四张丝毫不成问题。还有另一种吃法,就是直接把面皮切成宽粉状,与黄瓜丝、绿豆芽、芹菜丝、胡萝卜丝在一起凉拌,淋上麻油、米醋、芝麻酱等佐料,这样做出来的面皮,清透如玉,吃起来劲道无比,舌尖上鼓噪的是面粉的香、青菜的鲜、芝麻酱的酣畅,深得男女老幼的喜欢。

在萧县,我曾吃过最地道的面皮,在老城区。青砖黛瓦中,一树梨花正幽幽地吐着芬芳,深巷中飘出来一生吆喝“吃面皮喽!”我兀自立在街角等,不多时,一位40几岁的阿姨骑着三轮车过来,我叫上一份,只见她麻利地掀开纱布,扯下两张面皮在砧板上熟练地切上六刀,用筷子夹些黄瓜丝、焯水的绿豆芽,在碗盏之间,淋上事先调匀的佐料汁,站在老街的一棵梨树下,吃得春风浩荡。

萧县面皮的食客中,以女性居多,女性食客中,美女居多。仔细想来,这其中是有些联系的,面筋,顾名思义,是面粉的筋骨,营养价值高,当然也美容养颜,如此“功效”加之面皮的美味,“吃面皮喽”的吆喝声一起,万人空巷也是有可能的。

据说,面皮是曹操发明的,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从北方带的粮食囤积在一起,不巧遭了雨水,为了不让军中厨子被治罪,他把这些泡了水的小麦磨成粉后,洗成面筋,做了面皮,不仅帮士兵们改善了生活,洗面筋的水还可以用来煮粥,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关于萧县面皮,有一句顺口溜,说得甚是俏皮:春水洗得好皮相,沸水之上它透亮,百般食蔬来辅佐,美味养生食无恙。

900字)

大公报20163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扦子
后一篇:春天的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