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汁肥王鱼

标签:
大公报美食悟人生李丹崖 |
奶汁肥王鱼
李丹崖
我去阜阳的时候,文友招待我,上了一道菜,名曰:“奶汁肥王鱼”。
老实说,单听这个名字,我并不喜欢,奶味十足,像是一个光靠脸蛋吃软饭的小白脸。可是,鱼上来后,扑面的鱼香,却让我忍不住拿起筷子。
鱼,我所欲也。这道奶汁肥王鱼,汤汁浓郁,像是放了牛奶,实则是老汤熬制,不添加任何浓汤宝之类的添加剂;鱼肉肥嫩细腻,几乎感觉不到鱼肉的纹理;味道清鲜十足,以前从没有吃到过如此美味的鱼。
奶汁肥王鱼是阜阳的经典美食,印象中,很多人把听归类为宿州菜,估计,都是沿淮菜,放大了说,也都属于徽菜的范畴,在地域上,就不作过多计较了。
如若细细论起来,这道菜,还与淮南王刘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肥王鱼,其实不叫这个名字,原本叫“回黄鱼”,又名回王鱼,后来,因为刘安喜欢吃这道菜,改名为“淮王鱼”,无奈的是,这个区域的人发音“h”“f”不分,叫着叫着,就又成了肥王鱼。肥王鱼产自淮河,以凤台峡山口至黑龙潭所产最为出名,味道也最好吃。据凤台县志记载:西汉时,有官宦将肥王鱼献给刘安,刘安食后,大呼美味,给它取名“回黄”,从此以后,刘安的家宴上,常常出现此菜。大家一看,淮南王这么喜爱肥王鱼,就把它喊为“淮王鱼”。查阅《鱼类养殖学》一书,不难发现,其实,它的真正学名还是“回王鱼”,只不过,我们入乡随俗,吃人家的嘴软,就姑且还以“肥王鱼”相称吧。
奶汁肥王鱼,缘何有奶汁二字?汤色中的乳白色,来自哪里?
其实,这些疑问,对于一个经常烹饪的吃货,都不是问题。
还是让我们一步步,通过做一道奶汁肥王鱼来解答吧。做肥王鱼,需要以下食材:肥王鱼1条(1000克左右)、猪瘦肉50克、大葱白段10克、姜片10克、香菜5克、精盐5克、白胡椒1、5克、鸡清汤1000克、熟猪油100克。(这个是标配,餐馆里的大师傅告诉我的。)
食材备齐之后,就要给肥王鱼去腮,然后洗净,在鱼身上片出来柳叶刀花,把猪肉切成条。然后,烧锅烹油,下热鸡汤,汤沸后,下鱼、肉,顺带将葱姜一并放上,直到炖至汤色发白,放入白胡椒,就可以出锅了。鱼上来后,先别忙着吃鱼,舀一勺汤来尝,汤汁浓郁,夹一筷子鱼来吃,细腻爽滑,真应了肥王鱼“鲜、嫩、滑、爽”的特点,实乃滋补之佳品。
汤汁呈现乳白色,原来是源于这些食材中的蛋白质,汤汁泛白,形若奶汁,故名“奶汁肥王鱼”
《大公报》2016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