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血粉丝汤里的合肥

标签:
美食安徽商报李丹崖 |
鸭血粉丝汤里的合肥
李丹崖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这味道是此地有别于他乡的突出特征。成都的火锅、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郑州的羊肉烩面,兰州的拉面……而我一直觉得,合肥是浸润在鸭血粉丝汤里的。
一座城市里的人,选择一种吃食来常年累月地贴心养胃,定有其原委,定有其深意。
走街串巷,一家家小店,一辆辆大排档里热气萦绕的小小餐车,都少不了鸭血粉丝,鸭血是事先卤好的,在高汤里,精魂是咸,还有辣子的香,花椒的麻。粉丝只需事先用热水泡一会,捞出来,客人来点时,只需放在漏网里,煮上几滚,捞出来,放在碗里,浇上些许含有鸭血的高汤,撒上些小香葱,即可食用。
这是合肥人的快餐文化,快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节奏。一碗鸭血粉丝,闲时在店角昏黄的灯光里细细品尝,忙时也可少要些汤,用餐盒边吃边走,呼噜噜吃得香,若是在深冬,你端着一碗鸭血粉丝走路边经过,一旁的路人也会为你手里的香味纷纷侧目,呼吸的节奏也会为之加快,毕竟,这味道香且熟悉。
在广院上学时,校后的小巷里就有这么一家鸭血粉丝店,小店是一对临泉夫妇开的。味道很好,店主夫妇说着一口熟悉的家乡话,为这碗鸭血粉丝又增添了新的意义。我曾多次在晚自习后冒着凛冽的寒风去叫上一碗,然后一口气吃完,汤喝尽,回宿舍温暖地读一本书。在合肥的这么多年里,鸭血粉丝成了我生活的固定主题。
看过许多港片,也是差不多的街巷,在油麻地或尖沙咀的街巷里,男女主角呼着热气,抹嘴从一家家店里出来,街巷喧嚣,和合肥有些地方有着一样的场景,只不过在合肥,吃的是鸭血粉丝罢了。喝完最后一口粉丝汤走出店门,身后人声鼎沸,很多人与我们擦肩而过,而我们却穿街走巷路过很多熟悉的店面,只感觉在这俗世里,我们可以如此从容地出没在这般烟火味十足的街巷,也是一种难得的况味。
曾无数次思忖过这个问题,吃食的灵魂有时会潜入我们的秉性,就像吃多了火锅的成都人会信心满满地高呼“雄起”;吃多了羊肉泡馍的西安人会火燎燎地唱秦腔;吃惯了温补的羊肉烩面的郑州人喜说“中”……鸭血粉丝之于合肥人,也有着纠缠不清的意义在里面。
我们或可武断地想:鸭血,代表了当地人说话做事风风火火、一腔热血;粉丝代表了他们做人“一根筋”到底的爽直,当然了,还有一份难得的韧劲儿,这是合肥人鲜明的特征。
《安徽商报》2015年7月16日“岁食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