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月不知人事改

(2014-12-26 09:27:31)
标签:

语文周报

李丹崖

心灵随笔

山月不知人事改

山月不知人事改

李丹崖

三年前去山东某景区开笔会,遇见一帮风华绝代的文友,相谈甚欢,会后,由于地域关系,联系较少,三年后,再开笔会,还在这个景区,人数有了增减,问起昔日某作家怎么没来,得到的回答令人愕然,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在了。

得到这个消息,我望向窗外,一轮满月,人却隔开两世。想起三年前他踌躇满志,发誓要写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三年后的今天,小说过半,而他却以自己的离去向我们印证,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离奇的小说。

生活哪能都像丰子恺所言?——人散后,一弯新月凉如水,丰子恺的月是知趣通灵的。

大多数时候,还是苏轼所言: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的月总是这般冥顽不灵。

尽管嫦娥在,玉兔在,吴刚在,月是没有灵性的,她哪里晓得月下人的辛酸和痛苦;即便是玉兔捣药再灵,恐怕也不能让世间每一个受伤或伤感的人都“对症”。

山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好不解风情的月呀!

这不禁让我想起波兰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窗子》。

  黎明的我向窗外望去,看见一棵年轻的苹果树在晨光中几乎变得透明。

  当我又一次向窗外望去,一棵苹果树缀满果实站立在那里。

或许经过了许多岁月,但我记不清在睡梦中发生了什么。

浮生若梦,梦醒后,往往梦里的人和事早已不知所踪。想当年,米沃什为避战乱,也有过一段流亡的时光,在流亡的某个夜里,米沃什也一定有过孤枕难眠的时光,兴许,透过他躲避炮火的某个房舍,他也曾看到月光,彼时的月,说不定也是圆的。

但米沃什无疑是睿智的,他从这轮原本具有嘲讽意味的满月里读到了坚强的意义。他曾在接受波兰一家媒体采访时:“你如何在描写苦难的同时,又对罪恶表示认同?如果你真的认为这个世界是令人恐惧的,惟一正确的态度似乎就是否定它。”

是的,否定它,是对这个世界善恶的一种抉择,是一种分开山河的气度。一样的月光,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花开凝露,或人迹板桥霜,然而,谁又能说花开和落霜不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美丽景致呢?

山月不知人事改。每每读到这句,都会成语接龙式的想起陈寿“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句子,离合都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妨像米沃什一样,在悲欢的田野,挎个篮子,分别时,捡起伤感的诗句,在相聚时,拾起豪迈的段落。

一样的月光,不一样的你我,理应有着一样的回味绵长。

900字)

《语文周报》中考读写2014年第52

[创作谈]

时光匆匆,不会在一个地方留存。但同一个地方,会记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那些脚印里带来的风,落下的土,挥洒的不一样的气息,都会向石斑一样,留存在人世的山峦里。我们都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聚散离别有时候我们无法左右,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手边的风景,努力营造未来的景观。这就是我要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