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灯火掌起吃蚕豆

(2014-06-03 06:40:02)
标签:

扬子晚报

闲情偶寄

岁月美食

李丹崖

杂谈

灯火掌起吃蚕豆

灯火掌起吃蚕豆

李丹崖

      20年前的那个晚上,厨房里,柴草哔剥,母亲洗好了蚕豆,放在锅里,加水和盐巴,捏上几个八角,盖上锅盖。门外风雨潇潇,天色漆黑如幕,野虫也不在田野攀谈了,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围着锅灶,拉着家常,等锅里的蚕豆熟。

      蚕豆又称“罗汉豆”,因豆体肥硕而得名,查阅资料,方知蚕豆也是舶来品,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被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由此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从蚕豆的出身到它的名字,真可谓中西合璧的结晶。

      蚕豆是闲食,在古代,是戏楼茶楼的零食,那些达官显贵们看戏的间隙,吃上两粒焦蚕豆,有胆大的书生,看戏时发现了哪位青衣入了他的法眼,兴许会用一粒蚕豆过去,于是,一粒蚕豆牵线,说不定就结成了良缘。

      蚕豆和蚕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好多人都说,蚕豆的外形和蚕相似,故名蚕豆。我这里却有一个传说——

      唐朝时,有一位孝子,家中极其贫穷,小时候,为了把东西都留给他吃,母亲的双眼都饿瞎了。长大以后,孝子做苦力,千方百计让母亲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有一年孝子所在的地区遭了饥荒,没有人愿意雇他,眼看着母子两个就要饿死。连续数日水米未进,这天夜里,床上的母亲奄奄一息,孝子给母亲喂了水,急忙摸黑到了野地里,天色微明时他终于发现了一棵颗粒饱满的豆子,孝子喜出望外,赶忙跑回去,并没有立即煮食,而是摘下来几个豆角放在锅里煮,把豆棵挖坑种在了院子里,母亲吃了两粒豆子,不仅站了起来,双目也恢复了视力。此后,孝子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还科考得中,做了四品大员。他的母亲还被皇帝封为诰命夫人。孝子是为官清廉,他的母亲尤善蚕桑,在他们家,一直供奉着落难时救命的那棵豆子,说也奇怪,那棵豆子竟然几十年不死,且越长越旺,最后长到了蚕蛹大小,孝子把此豆取名“蚕豆”,自己的书房也改为“蚕豆居”……

      蚕豆。母亲。似乎天然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这篇文时,再次想起多年前母亲煮蚕豆时笑容可掬的样子,想起她唱的《蚕豆谣》:

      蚕豆蚕豆,肥硕的小馒头。人说你丑陋,我看你憨厚;蚕豆蚕豆,葱绿的指头,弯一下是拇指,伸直了如意豆。

      母亲唱着,蚕豆就出了锅,我下手去捏,被烫得嘶嘶溜溜,两手交换捏着那粒蚕豆,三两下后,等不及了,赶紧扔进嘴里,满口馋水漾得像一条河。

      蚕豆出锅,煤油灯点亮了,在我们家,蚕豆不煮好,是不准点灯的,只因那时候煤油还相当金贵,只在吃豆时才点起来。

  一灯如豆,满口蚕豆,这日子也是辉煌饱满的。

1000字)

《扬子晚报》2014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藿香
后一篇:心灵降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