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在哪里都要找到你

标签:
知识窗人生走笔李丹崖杂谈 |
无论你在哪里都要找到你
李丹崖
新闻上,看到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镇有个叫李本贵的人,今年已经61岁了,在苦苦寻觅自己15年前的债主。
李本贵早年做的是水产生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很有名气,方圆百余公里的人都去他那里购买海鲜和冷冻食品。1998年,李本贵把生意做到了武汉,在武昌中山路与静安路交会处一家饭店与一位苏姓老板相识,并成了很好的生意合作伙伴。苏老板起的是牵线搭桥的作用,主要帮着李本贵联系饭店,给李本贵的水产品打开销路,他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中介费。
那些年,两人合作很愉快,很多时候,李本贵货款不够的时候,苏老板还会帮他垫付一些。天长日久,李本贵和苏老板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极好的朋友。
一次给饭店送螃蟹,李本贵周转不开,苏老板爽快地借给了李本贵2万元,可是,螃蟹生意最终没做成,李本贵这时候又转而做了冻鱼生意,发货到内蒙古包头市,借苏老板的这笔钱就此挪用了,没有及时还上。
李本贵这下一次性拉了50吨冻鱼发到包头,殊不知,天有不测风云,到达包头后,收货的老板找各种理由不支付欠款,索要多次,最后,该老板突然“人间蒸发”,不知所踪,李本贵才知道遇到了骗子。
要知道,李本贵几乎把所有家底都投到了这单生意里,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元,面对巨额的债务,李本贵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只得暂居内蒙古躲债。
李本贵边躲债边做些小生意,从小吃到地边摊,他什么都做过,一家人不分昼夜,起早贪黑,多少也赚了一些钱,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妻子突然患病,治疗费花去20余万元,这场病痛把原本用来还钱的积蓄花去了大半,一家人继续勤苦做着生意,欠账逐渐还清,最后,李本贵想起了苏老板的这2万元,他觉得自己当初不告而别,一直都很愧对苏老板。
千里迢迢,李本贵到了武汉,在苏老板工作过的地方到处寻找,可是,一直没有头绪,李本贵甚至说不准苏老板的具体名字,只模糊的记得他叫苏智卓(音),今年应该“50多岁,身高约1.7米,说武汉话,鼻尖稍扁,为人和善。”
李本贵依照着这些条件,多方打听,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只得求助了当地媒体,向社会求助,他说,自己一走就是15年,这15年来,他一直很内疚,无论苏老板在哪里,他都要找到他,希望尽快还清债务,给良心一份抚慰。
在媒体发布消息的第二天,有知情人士爆料,李本贵口中的苏智卓其实名叫“舒志作”,还在菜市做水产生意,几经辗转,李本贵终于找到了多年前的债主,换掉了最后一笔债。李本贵非常激动且抱歉地说,我一定要还利息。
舒志作拍着李本贵的肩膀说:“你当年确是迫不得已,现在回来还钱,说明你也是个本分生意人,我怎么能和你算利息呢?”
看到这则新闻是在一个秋日的早间,心底略过微微的暖意,我想,不管李本贵最后能否找到苏老板,这种勇敢,这份担当,这样一腔诚信,都值得我们汲取和鼓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李本贵面对昔日无奈犯下的错误,追悔15年并果敢站出来弥补缺憾的举动,有理由让整个社会给他一份重新的道德考量。
(1200字)
《知识窗》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