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枚角粽思黄粱

(2013-06-08 16:39:11)
标签:

端午

粽子

饮食

岁月留痕

杂谈

一枚角粽思黄粱

一枚角粽思黄粱

李丹崖

两片苇叶,一把糯米,两勺白糖,一只蜜枣。

绿、白、红。

——如此包裹在一起,成三角状,就是粽子了。

一枚角粽,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不仅仅是它身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甚至不因为屈原,只因粽子身上所透出来的含蓄之美。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总在想一个问题,若是把做粽子所需的全部原料放在锅里一起蒸煮,然后挖出来这样的“米饭”吃,势必要比粽子好美味。

15岁那年,母亲为了打消我这份好奇,把所有制作粽子的原材料“坦白”地煮了一次,趣味全无,香味也远不如包起来的粽子浓烈。看来,不光是人需要矜持,粽子也需要。

我一直觉得,粽子是继饺子之外最有中国风情的吃食。你想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包做甜美的粽子,浓情蜜意的生活也被包进去,其间,凝结着多少美好的寄托和祝愿?

小时候,最希望吃的就是粽子,无奈,那时候的父母总是很忙,遇见有走村串巷卖粽子的人,3毛钱一枚,话到嘴边,唾液也到了嘴边,我却又总舍不得,汩汩地吞咽了下去,毕竟,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农活又忙,哪里顾得上小孩子的馋心思?

总算度过了拘谨的少年时光,家境也逐渐好起来,有一年端午,母亲特意从集市上买回来糯米、红枣,还从村口的芦苇荡里摘了不少苇叶回来,那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端午节,全家人一起围坐在桌前包着粽子,尽管我包得歪歪扭扭,却丝毫不影响粽子的香。

后来,在南方上了大学,见识了南方的肉粽,却总也吃不到其中的香。在我看来,粽子是种难得的甜品,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甜”,怎可以轻易就换成了“咸”?不可否认,我打心眼里还是不愿意失去这份“甜蜜”的,或者说,我一直对所有的“甜”都保持一种近乎疯狂的渴求。这种感觉,或许关乎我的成长经历,或许关乎心理学的某个概念吧。

一把粽叶清爽无比,一把糯米黏腻无比,一只枣子包裹其间,这样的清爽和黏腻就被点缀得香味四溢了。我总向往这样的情景:我和父母、妻、女儿一起,在静寂的五月,包好了一笼粽子,锅上盈盈地冒着蒸汽,母亲在打扫卫生,父亲在看他的《本草纲目》,妻子在厨房里张罗着,孩子在电视机前看着动画片,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比灌了蜜都甜。

有粽子的端午是快乐的,有甜蜜的人生是幸福的。对于甜美生活,我始终抱有一种近乎“赶考”的心态,我就在那个在客栈里“一枕黄粱”的秀才,但愿梦醒了,饭菜已上桌,桌上从不缺少我爱的“甜品”。

1000字)

《合肥日报》2013年6月11日,《亳州晚报》2013年6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