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逼人逼己

标签:
心灵点击开卷有益榆林晚报茶间碎语专栏李丹崖文化 |
何苦逼人逼己
李丹崖
神圣的东西从来不夸耀自己的神圣,神圣也从来不需要叫嚣自己的神圣。相反,到处叫嚣自己的人,多半也都是“半瓶醋”,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或值得称道的东西。
强扭的瓜不甜,强拉的姻缘不美。早些年,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有村姑在某家帅哥门梁上吊逼婚的闹剧,我真为那些村姑叫不值,因为一个红枣,丢失了满员适合她的香瓜。但是,她偏偏要以此相要挟,清誉尽失,或许就连她唯一的寄托也扬长而去。这事,多发生在早些年,还是一个不懂得炒作的年代,否则,某男兴许会在自己的履历里写上:曾被某女逼婚于门梁上云云……
有人说,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欲,我得。紧接着,又有人补充说,应该是我欲,君愿,我得。这才叫两全其美!
爱情是无上高洁的情愫,阅读亦是。
在网上,曾看到波兰妇女掀起的一场名为“calling for reading”(阅读的召唤)的运动,大抵是说,波兰的部分男人不学无术,波兰妇女意识到了其中的危机,于是纷纷走上街头,穿上尤为裸露的比基尼,满身性感地边走边喊:“假如你不读书,我们就不会跟你睡觉。”
消息一出,引来全世界的一片叫好。波兰有这样一群女人,真是国之幸甚,波兰有这样一群男人,真是国之大患。然而,转念一想,这又是何等荒谬的事情。竟然连读书这么高尚的事情还要以肉体和性相要挟。这是波兰的尴尬,求知欲如果真是这样非要以荷尔蒙相逼,书本情何以堪?
说及波兰的尴尬,说到书本,我也瞬间想起自己做出的一件尴尬事。
我的前几本幼稚的散文集上市的时候,曾被赶鸭子上架,搞了一场签售,签售在故乡小城的新华书店举行,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不爱阅读的城市,只得说我的知名度和书写方向完全没有挑起读者的阅读兴致。签售现场,卖书不到30本,幸好主办方事先组织了我的母校方,来了近百名师弟师妹,也得以制造现场哄抢的景象。事后,每每路过母校门前,见到老师,总觉得羞愧难当,我有一种绑架了母校的感觉,用我无知的举动。
从此以后,我所出版的新书是版税还是一次性买断,再也不敢轻易搞签售活动,生怕让这种尴尬重演。
有人说,花朵开在那里,自然有人来嗅,美人待字闺中,自然有媒婆来说和,酒香不怕巷子深,诸葛亮卧在偏僻的隆中,刘备也一样把他找到。这说的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其实,还有同样一则和三顾茅庐差不多的故事,那就是庄子垂钓濮水拒绝楚王相邀的故事。庄子用自己的拒绝告诉我们,是金子,干嘛非要发光呢?那些在暗夜里隐忍黯淡的金子,不会因为因为不发光就贬损了自己,反倒增大了自身的价值。
看来,对于有些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追求有些人,还是水到渠成的妙,生活就是这样:走着走着路就明朗了,看着看着,花色就明丽妖娆了。我们不必强暴生活,到头来,我们是强暴了我们自己。
(1100字)
《榆林晚报》2012年4月20日茶间碎语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