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李丹崖
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饭要慎重。
吃饭本来就是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干吗还要搞得像“扫雷”一样?我非常不理解。后来,我逐渐发觉,父亲有三不吃:不清楚是怎样做的不吃,生僻食物不吃,现杀的活物亦不吃。
不清楚是怎么做出来的食物不吃,这个可以理解,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生僻的食物不吃,这一点就与众人不同了。当今社会,人的一张嘴,什么不敢吃?上至毒蛇猛兽,下至蚯蚓蛤蟆,没有人不敢尝几口的,哪怕是有毒,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满足自己的食欲,所以,才有当今“冒死吃河豚”之说。
现杀的活物不吃,这个更不可理解。现如今,谁吃东西不图个新鲜啊,下馆子吃鱼,讲究现杀活鱼,去“农家乐”吃土鸡,也要现杀现宰,更有甚者,还现场开颅吃猴脑。仅仅是吃个新鲜也就算了,干吗非要吃得这般辛酸啊?
其实,父亲还有一样食物不吃,那就是毛鸡蛋。毛鸡蛋被好多贪吃的食客奉为上品,走在大街上,也能见到穿着十分时髦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串毛鸡蛋,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气质,吃得一派生猛。
父亲说,吃饭,也是一种修行。
不吃不洁食物,是为了自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很难让他去爱别人。
生僻食物不吃,是为了爱它。你想啊,本来它就很生僻了,你再吃它,它不就灭绝了吗?
现杀的活物不吃,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父亲虽不信佛,但是,他时刻是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的,认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去亵渎生命。
不吃毛鸡蛋,是一种最起码的人道。胎死腹中,本来就已经是一个悲剧了,你偏偏在这个悲剧上大添作料,然后,堂而皇之地下咽,这种人还有什么人道可言?
食色,性也。吃是一门大学问。饮食,也是一扇可以窥见人性的窗口。以“吃”看人,就等于是抓住了这个人的本色,当然可以看得很准了。
所以,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多积点“口德”还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2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