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天津邮政博物馆(图)

标签:
大清邮政津局天津邮政博物馆邮政文史文化 |
收藏:天津邮政博物馆(图)
2010年10月9日,历经十余年艰苦筹建,天津邮政博物馆开馆。博物馆所在的解放北路109号大清邮政津局旧址,是中国目前硕果仅存的清代邮政局房。
天津邮政博物馆
天津邮政博物馆
天津邮政博物馆
大清邮政津局建成于1884年,曾是海关拨驷达局、大清邮政津局、直隶邮务管理局所在地,历经近代邮政创办、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三个时期,是中国近代邮政诞生与成长的历史见证;同时,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以及中西合璧、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成就,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的天津小洋楼中独树一帜。
大清邮政津局
展厅
邮递马车
戥子、信格
实寄封
包裹皮
费拉尔手绘邮票稿
邮运推车
大清邮政高层管理蜡像
秦驿道车辙石
邮政用具
有关邮的甲骨文文献
号坎
民国邮政纲要
信函秤
十九世纪中期,天津开埠,西风东渐,成为洋务运动北方中心。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是为中国近代邮政的起点。在发端于天津的诸般洋务新政中,邮政规模之宏大、体制之完备、运转之成熟、辐射之广泛、影响之深远,罕有其匹。邮政的兴办,推动了近代工业和商贸经济的发展,促长了科学、民主风气,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10年10月9日,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何荣林、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文史中心主任蔡文波
为天津邮政博物馆开馆揭幕
孔子像
大清邮政邮筒
书信馆匾牌、信函盒、钱柜、食盒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从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叶,曾是全国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在天津,曾诞生了中国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条邮路、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张邮政资费表、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第一份邮发报纸、第一次航空邮运,以及世界第一长度的陆上邮路——“万里邮路”。
上:清大龙邮票(1878年)下:清小龙邮票(1885年)
清慈禧寿辰纪念邮票(1894年)
几款纪念戳
天津邮政博物馆展览面积为1500平方米,分为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及珍宝馆,时间跨度包括古代邮驿、近代邮政创办、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等五个历史阶段。 天津邮政博物馆馆藏丰富,珍品众多,有距今两千余年秦汉驿路上的“车辙石”、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实寄封、“总理衙门”实寄封、德璀琳家书、中华邮政运邮马车等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