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2008-07-10 22:35:44)
标签:

安阳

殷墟

都城

甲骨文

王懿荣

董作宾

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

到安阳看殷墟(1)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这是我第二次到安阳,头一次是去林州红旗渠,路过安阳。这一次要在安阳落一下脚。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晋冀豫三省交汇处。北邻河北邯郸,南接鹤壁新乡,东连濮阳,依偎在太行山的东脚下。全市总面积7355平方千米,人口500多万。安阳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二万五千年前就有原始人洞穴居住,世称“小南海文化”;还有仰韶、龙山、小屯等文化遗迹,足以叠压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此番,我们只看殷墟。

傍晚从北京启程,凌晨2点进入安阳,整个城市光亮不多,寂静非常。我们入住相州宾馆。相州是安阳的旧称,为公元401年北魏时期设立,因商代河檀甲“自嚣迁于相”而名,隋、唐、宋沿用之。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57年秦克魏地宁新中,更名安阳。金代,公元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直至民国,1913年撤彰德府,置安阳县,1949年设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殷墟,是商王朝后期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以小屯村为中心,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将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所以商朝后期也叫“殷商”。经历8代12王,共254年。商朝灭亡之后,这里逐渐荒芜成废墟,故名“殷墟”。

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就榜上有名,并逐渐建成为殷墟博物馆。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以甲骨文、青铜器、都城、王陵墓葬闻名于世。

甲骨文在小屯村出土,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此前当地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并不知道是古代文字,就随便扔掉了。传说村里有个叫李成的剃头匠,给人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便用甲骨片磨成粉末涂于伤口,竟能止血。于是药铺大量收购,并流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经过研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1928年,甲骨文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挖掘保护。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传承演变为文字的古文字。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甲骨文在这里发现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这个文化长廊说的是甲骨文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学”字是这样的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柱子上的饕餮纹饰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这个门,是根据甲骨文“门”字设计的

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董作宾: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各地杂说:到安阳看殷墟(1)

甲骨文的载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