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归义驿地屈子祠
屈子祠
归义驿,旧在汨罗县(今湖南省汨罗市)东汨罗口,其前身为汨罗戍,明代设归义镇,后置归义驿。我国古代南北朝时,在边塞重地驻兵戍守,大者称镇,小者称戍,后多演变为驿站,这也有力地证明了古代邮驿极富军事意义的特点,归义驿即为此类。归义驿在岳阳与长沙的中间地带,古为要冲。清人李华德有诗《归义驿》:“离梦与征人,迢迢隔乡树。秋风黄叶飞,独上三关路。” 归义驿地处汨罗江畔,为楚国故地。提起汨罗江,不能不提起屈原。纪念屈原的屈子祠就坐落在归义驿汨罗江畔的玉笥山上。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楚国大臣,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楚怀王时任左徙,其主张遭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反对,楚怀王、顷襄王听信谗言,黜其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江南。他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深谙民情,不满现实,作《离骚》、《九章》,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倾诉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秦兵攻破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北)后,他既无力挽救出国危亡,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遂投汨罗江自尽。
屈子祠始建于汉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援引《湘中记》“屈潭之左有玉笥山”,又载:“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沉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渊北有屈原庙,庙前有碑。”由此可见,屈子祠原本不在玉笥山上。今天的屈子祠,为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从湘阴县屈潭附近所移建。现存建筑有正屋三进,中后两进之间有过亭,后、左、右两侧是天井,单层单檐,砖木结构。屈子祠附近有骚坛、濯缨桥、桃花洞、独醒亭、望爷墎等古迹。距祠东北 5公里的烈女岭(亦称姊归山)上有屈原墓。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创造出骚体的文学表现形式,其作品还有《九歌》、《天问》等,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世界古代四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