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8)
二十三、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包头。晚上的食谱定了:涮羊肉。
必须到包头目的是休息一夜之后,能保证我们7号晚从容回到北京,8号准时到单位上班。本来阿滨是想取道酒泉走银川回京,阿军作为一级领导,唯恐耽误在路上,影响了正常工作。这个建议就被悄悄“割爱”了。
巴彦浩特是阿拉善左旗的首府,也是阿拉善盟盟府,因而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盟阿拉善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内蒙古唯一有盟、旗、市、镇行政中心四府一地建制的镇。巴彦浩特东邻贺兰山,西靠腾格里沙漠,在其800平方公里国土上,居住着14个民族的10万人口。巴彦浩特蒙语意为“富饶之城”,其前身为清雍正帝手诏赐名的定远营,也称定远城,原为和硕特旗首府,清雍正七年(1669年)始建。当初督造定远营的川陕总督岳钟麒留有《定远营记》,描绘巴彦浩特据“贺兰山北乃朔方之屏障,沙漠之咽喉”,“扼瀚海往来之捷路,控兰塞七十二处隘口”,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巴彦浩特老城区现存王府、延福寺、城垣设施、传统民居等定远营历史遗迹,今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住的是巴彦浩特市城西的繁华地带,这条街叫做新华街,附近有新华街邮政支局,在这里我们开车路过了好几个邮政支局、所,由于时间不允许,别说邮局,就是王府、延福寺都没有进去看。

新华街邮政支局

我们开车路过了好几个邮政支局、所
巴彦浩特附近还有一个景点可以去,不影响回程,那就是贺兰山广宗寺。9点50分,我们由新华街向南,奔贺兰山进发,巴彦浩特到处是工地,新修的大道非常宽阔。

巴彦浩特到处是工地

新修的大道非常宽阔
拐过一个弯,看到了山,一路爬坡,还看到了一个中国邮政的山体广告,阿韬眼尖:“李师傅,看,邮政广告!”我手快:“咔嚓!”就一下,车比我手快,拍了一张就没角度了。

看到了一个中国邮政的山体广告
不久。我们就看到了贺兰山南寺旅游区的标志,由此走了16分钟,到达广宗寺大门口。买票后,开车进入广宗寺,又走了7分钟,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有许多蒙古风格的建筑,成片的蒙古包,这里是卫拉特冬营和行营景观。

看到了贺兰山南寺旅游区的标志

广宗寺大门口
卫拉特行营一定是按照古时候的规格复原而建,蒙古包等建筑都色彩鲜明,崭新的样子。古代的时候,卫拉特蒙古辖四个部落,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都在其内,一度成为西部蒙古的主宰。

行营的右侧就是闻名遐迩的广宗寺了。把车停在寺前广场上,四下一望,好壮观!
拾级而上,过了悬有蒙藏汉三种文字的“广宗寺”匾的山门,抬眼望,贺兰山主峰巴音森布尔峰下,一座恢宏的喇嘛寺就坐落在它的怀抱里,殿、塔、阶、浮雕、唐卡、香炉、壁花,样样精彩,散发着无尽的神秘。

悬有蒙藏汉三种文字的“广宗寺”匾的山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