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2006-10-27 23:00:04)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十九、

 

17点整,我们准时离开怪树林,驱车18分钟就到了黑水城遗址。我们将在这里等待日落。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出门的时候拍的

 

黑水城,也称黑城,是西夏王朝“黑山威福军司”(有史书称黑水镇燕军司)和元代亦集乃路的遗址。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在今银川建立西夏,设12军司,黑城即其中之一。1227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蹄横扫欧亚,西夏为其所灭,黑城改设为亦集乃路总管府,扩筑城池,管辖西宁、山丹两州,成为北走上都,西抵哈密,南通河西,东往大都的交通要塞和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征虏将军冯胜进兵河西,沿弱水北上直取黑城。亦集乃守将朵儿只班带领妻小弃城逃跑,另一守将卜颜贴木尔顽强抵抗,无奈明军修改黑河河道截断黑城水源,卜颜贴木尔终告投降。至此,300年辉煌的黑城被废弃。史籍记载的就是这样,前文说黑将军突围战死则是额济纳当地的传说。

 

黑城,蒙古语“哈日浩特”,也是额济纳的前身;额济纳是从“亦集乃”演化而来,亦集乃是西夏语,意思是“黑水”。

 

走进黑城遗址,眼前是广场般的开阔地。百十米以外的正前方就是黑城的夯土城墙,漫漫黄沙已经爬上了城墙,无声地侵蚀着城墙的肌体。在这东西长 434,南北宽384的空间里,矗立着巍峨的覆钵式佛塔、存有元代的清真寺拱北;城内风化破败的建筑比比皆是,可能是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宅的遗迹。厚厚的城墙裸露着夯土层,风摧日蚀成了类似丹霞地貌的形状,富有浑圆平滑的曲线。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丹霞地貌的形状,富有浑圆平滑的曲线

 

城中有许许多多瓦罐的残片,还能看到动物的白骨。小小沈依旧蹲在那里对黑城进行了地毯式考察,期待发现元代的金元宝,未果。

 

阿军和阿韬在沙丘上互相抓拍,我也不时地抓拍他们。城上城下人很多,每拍一张图片,就有几个人成了照片上永远的主角,我不认识他们,以后也无从找到他们。其实,这是件让人恼火的事儿。想想自己也一定被别人拍进过镜头,也让别人无奈过,呵呵。

 

老刘又遭遇到了广东客人,这些自己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家伙就像病毒一样散落在老刘的镜头里,让他怒不可遏。想像不出广东人到底哪里招人烦,也许是他们大呼小叫一惊一乍;也许是他们满口让人听不懂的鸟语又喜欢喋喋不休;也许是他们太自我从不顾及还有其他游客也有与他们同样的需要……总之,广东客人所在之处,总让人不胜其烦。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站在残垣上的小沈

 

转了一大圈从城西的一处孔洞走出去,望见远处流线型的沙丘,分外优美。我的镜头不够长,很难拍下那沙丘。由于时间紧张,我们也没有时间深入到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最美的地方去拍摄沙丘了。近处的沙丘都分布着细细碎碎脚印,游人们是不会容忍一片没有脚印的沙丘的。何况还有广东的游人,他们的活动能力真是极强,从遥远的东南到西北,他们毫不谦让地来了。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沙丘

 

阿滨早就支好三脚架在那白塔下等待日落了。1820分,白塔上空呈现出经典的色彩,几道祥云神秘地漂浮着,金色夕阳徐徐洒在城墙上,并向塔身笼罩过去,还有两天是中秋,乍圆还缺的月亮点缀在天幕上,构成了日月同辉的美景。

 

城上、城边上还有游人。我不由得呼唤他们下城来,腾出一副干净的图画。考虑到北京人北京腔在外地有时也会引起人们反感,我便用山东话喊了几嗓子,还真管用,人们纷纷走下城,走到我们这一侧来。山东人憨厚,就是不招人烦哈。

 

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14)

金子般的余晖把黑城装点得格外庄严

 

太阳就要从身后的沙丘上落下去了,金子般的余晖把黑城装点得格外庄严。启动快门,一幅幅动人图景就收藏在记忆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