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古驿聊斋南阳驿望卧龙岗 |
分类: 品邮日历 |
南阳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早在晋代以前,南阳驿就是连接秦楚孔道通江陵的要冲。孟浩然《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朝来登陟处,不似艳阳时。异县殊风物,羁怀多所思。剪花惊岁早,看柳讶春迟。未有南飞雁,裁书欲寄谁。”南阳也是中原重要城市,古迹很多,著名的卧龙岗南阳武侯祠就在这里。
卧龙岗在南阳市西郊,相传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曾于此结庐居住,荷锄躬耕。诸葛亮(公元181—234年),东汉时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县境内)人,字孔明,号卧龙。蜀主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相助以成三国鼎足之势,死后被封为武侯。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早在晋代,南阳人就在卧龙岗上建祠纪念诸葛亮。元朝初年祠遭兵火,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修。清康熙时,南阳郡守在武侯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曾依石刻修建了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三顾茅庐、小虹桥、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父岩、诸葛井等十大景观,这些景观与武侯祠的山门、大殿、清风楼、三顾堂、关张殿、石牌坊相衬,构成了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千古人龙”金字匾额的山门是武侯祠的起点建筑。拾级而上,穿过镌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碑坊和仙人桥,迎面就是祠院的主体建筑大拜殿。殿内塑有诸葛孔明像,纶巾羽扇,神态飘逸,俨然如生。武侯祠内镶嵌有历代文人名士的笔迹石刻,真、草、篆、隶,各具特色,其中抗金英雄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书法洒脱俊逸,传为佳品,令人叫绝。武侯祠东南隅有一台,相传为诸葛亮读书处;西南隅有龙角塔。
建国后,武侯祠西院被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了汉画馆和汉碑亭。汉画馆建于1956年,收藏了附近汉画像石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二千三百余块,并将发掘的汉画像石墓迁至馆内复原陈列,供游人参观。郭沫若先生曾为武侯祠、汉画馆和诸葛草庐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