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江门驿曹震治水
上图:今日永宁河水坝
江门驿,又名水峡驿,旧在永宁(今四川省叙永县)北部江门镇。是一水驿,位于川、滇、黔三地结合部,古代滇黔入川的驿道上。南宋学者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说:“横石中流,束水如门,故称之为江门。”江门驿一带经常水陆阻塞,明初大将曹震曾主持治理永宁水患,颇得民心。
曹震,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市)人。早年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1379年)随太祖养子大将沐英征讨西番有功,封景川侯。十四年(1381年)从大将蓝玉平云南,消灭元朝残余势力。二十一年(1388年),与靖宁侯叶升分道讨平东川“叛蛮”,俘五千五百余人。后奉命主理四川军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永宁河道梗塞不利,漕运几乎瘫痪,曹震奉诏前往治理。《明史》卷一三二列传第二十有曹震事迹的记载。“永宁宣慰司言,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曹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长江支流永宁河——作者注)通永宁”,当时河道为巨石所塞,曹震“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共疏通四川永宁水道二百七十余所。曹震不仅通水道,“又辟陆路,作驿舍邮亭,架桥立栈”,以利交通。他还主持修建了以茂州(今四川省茂县)为中心的水陆驿路,北至松潘(今四川省松潘县),南至贵州,时茂州的粮食得以外运,解决了松潘屯兵缺粮之苦。他还了解到“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建议朝庭整修自眉州峨眉至建昌的古驿道,整合泸州至建昌驿马,设置峨眉新驿。得到明太祖的嘉许。
《明史》评价说:“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曹震治理四川水陆交通,蜀人非常敬重他,并在江门驿前为他立了一块“景川侯曹公开河碑”,以记其开河通路之功。明代文学家杨慎《读江门驿景川侯曹公开河碑》诗句:“将军玉剑虏臣清,余力犹能水土平。象马边隅通贡道,蛟龙窟宅奠夷庚。”赞扬曹震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