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驿聊斋(39):龙场驿丞王守仁

(2006-05-23 13:01:52)
标签:

文化

古驿聊斋

龙场驿丞王守仁

分类: 品邮日历

龙场驿丞王守仁

古驿聊斋(39):龙场驿丞王守仁

龙场驿,在今贵州省修文县,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置,为奢香夫人所辟龙场九驿之首。明代哲人王守仁曾在此为驿丞。

王守仁(1472――1528),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弘治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因杖义直言,营救戴铣、薄彦徽等21人,触怒专横跋扈的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修文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迁为庐陵(今江西省永丰县)知县。正德十一年(公元1517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总督两广军务,先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正德十四年(公元1520年),南海昌宁王朱宸濠叛乱,他征湖广、南赣兵三十万,活捉朱宸濠,平定了“宸濠之乱”,被封为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卒,谥文成。担任龙场驿丞期间,王守仁潜心钻研,静心思考哲学命题。据《王阳明年谱》记载,他“日夜端居澄然,以求静一”,胸中豁然开朗,“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语之者”,明白了“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由此创立了“知行合一”之说。王守仁发展了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提倡“心学”, 以对抗程朱理学,他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鼓吹“良知良能”,“格物致知,自求于心”,反对朱熹“外心以求理”说,提出“求理于吾心”的知行合一说。世称姚江学派,又因他曾筑室于阳明洞讲学,又称阳明学派。其演说较程朱理学空谈天理更简单易懂,故其一度风靡南北二京。王守仁自诩平生所为两件事,一为“破中山贼”,即镇压农民起义;二为“破心中贼”,即“心学”之传播。

王守仁的唯心学说不仅盛于国内,还传至日本,明吴国伦诗“海内王夫子,夷方亦问津”可以为证。被贬为龙场被丞是王守仁最失意的一段日子:“白鸟去边回驿馆,青崖缺处见人家”,远离繁华的京城,别有一番心情。

古驿聊斋(39):龙场驿丞王守仁

现修文县城东北 一公里的龙冈山山腰存有阳明洞,阳明洞前后三通,可容百人以上,主洞口刻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书“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字,洞内有明、清、民国各代名人瞻仰所书摩崖40多幅,洞外有王守仁手植参天柏树一株,被定为国家一级名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