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驿聊斋(19):奉济驿杜甫送严武

(2006-04-23 00:54:41)
标签:

文化

古驿聊斋

奉济驿

分类: 品邮日历

古驿聊斋(19):奉济驿杜甫送严武

 

中国古驿,集邮传、交通、馆驿三位一体,即传递消息,又接待住宿,迎来送往。古人或送别,或歇脚,或官者升谪途中借宿,常在驿站。邮驿常是诗之载体,或感得意之慨,或抒失意之恨,或表离别之情。

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曾在奉济驿送别好友严武,并写下一手《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奉济驿,旧在成都东北的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沉香铺,处于蜀道的金牛道中,自古为交通要道。杜甫时逢奸相当权,仕途多艰。44岁才作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禄山攻陷长安后,杜甫逃至凤翔,谒肃宗,官左拾遗(给皇帝提意见的官)。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管祭祀、礼乐等杂事)。后杜甫弃官至成都,筑草堂于西郊浣花溪,过着清贫的生活。当时,剑南节度使严武颇具文才武略,与杜甫品性相投。严武经常去草堂看望杜甫,接济其生活,严武还推荐杜甫在其幕府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为其参谋,故世称杜甫为杜工部。二人相互敬重,友谊甚厚。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肃宗驾崩,代宗即位,六月,严武应召入朝监修唐玄宗和唐肃宗的陵墓。好友相别,杜甫送其至200里外的奉济驿,并写下送别诗: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诗中抒发了好友惜别之情,并赞颂严武为政得民心、得君意,表达了自己江村独归的寂寞心境。

在杜甫的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写给严武的。此次杜甫送严武入朝,从成都一路写来,先后写了《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 杜使君望江楼宴》等诗。当时杜甫已是年交半百之人,挚友远别,世相不济,生活艰难,其情其景令人感慨。严武前脚离开成都,后脚蜀中便大乱,杜甫就暂时逗留在奉济驿所在地的绵州,后又居梓州(今绵阳市三台县),写下了不少诗篇,留下了很多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