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余秋雨

(2006-04-08 15:11:58)

感谢余秋雨

 

余秋雨,从河姆渡走来的文化人,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不失满腔热血的学者。他行跨戏剧理论和文学研究创作两大领域,均成就荡荡、硕果累累,他的文字充满了美学色彩,也凝结着文学的光晕,读来让人既心潮起伏又肃然起敬。

其实,余秋雨的文字许多都浸润着历史,也被历史浸润着。他融历史研究、人文古迹考察和文学创作于一体,付出的辛苦许许多多,单从他的《文化苦旅》专辑中即可略见一斑。正是这些不遗余力的考察研究,正是这些珠玑文字,揭示了许多不为常人所知的秘密,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现象、政治经济背景的深层次思考。因此我说,感谢余秋雨。

品读余秋雨的文字,读罢常常令人不忍掩卷。读他的《道士塔》,体会敦煌艺术令人扼腕的残缺,领略中国古文化的悲哀,深刻处,感到那为了蝇头小利大肆挥霍祖国文化遗产的王道士明明是一个腐败制度的化身。读他的《都江堰》,人的整个意志仿佛就随之降临到天府之国,降临到都江堰。这个千古不朽的伟大水利工程,被他的妙笔渲染得愈加富有神奇的活力,让人大彻大悟,都江堰不仅造福人类千百年,也孕育了灿烂的天府文化,折射出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读他的《莫高窟》,读他的《风雨天一阁》,读他的《一个王朝的背影》……感谢余秋雨

感受余秋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苦旅中揭示文化、考证文化、记述文化、拯救文化的拳拳之心。他的生花妙笔让所到之处的人文景观变得生动无比,呼之欲出,如果说范仲淹以一篇《岳阳楼记》让人们记住了岳阳楼,那么余秋雨则把一大批文化遗产推介给读者,推介给政府,使它们得到应有的保护;他远足欧洲,以他独具文化魅力的眼睛将一幅幅美妙的异国风情画展现给读者们。我有理由说,感谢余秋雨。

 

感谢余秋雨

    感谢余秋雨的,还有山西平遥的人们。余秋雨《山居笔记》专辑中有篇《抱愧山西》,根据实地考察,全面细致地发掘了山西百年前富甲华夏的历史,从走西口到晋商创业,从乔家大院到日昇昌票号,洋洋洒洒,引人入胜。尤其写日昇昌票号,从发端、鼎盛到衰落,分析到位,令人感叹。

感谢余秋雨

《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被陈列在平遥票号博物馆

    他呼吁有关部门恢复平遥古城原貌,保护城内所有建筑文物,开发旅游,再现晋商、票号的风采,搞活区域经济。有政府的支持,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目前,一座平遥新城正崛地而起,有个大型住宅小区还命名为秋雨新城,表达了对余秋雨为平遥之贡献的谢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