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滇西北(六)

(2006-04-06 18:48:17)

 

感受滇西北(六)

明永冰川行
 
    采访滇西北邮政,不体验一下马班邮路怎么行?到羊拉邮政所去跟班投递?来回八九天,时间不允许,山高缺氧,也不安全。李波和马丽华主任商量,让我们骑马登梅里雪山,去看一看明永冰川,既体验了马班邮路,又看了风景。
    7月4日上午九点半,我们离开德钦县邮政局,开车跨过横断山区又一条著名大河澜沧江,过斯农澜沧江大桥时,我们照例下车拍照,为了节省时间,大家站在一起拍了张合影,马上上车,匆匆赶路。50公里的路,总共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我们来到德钦县云岭乡明永村“明永藏家风情园”。
    明永藏家风情园很像一个度假村,其实就是家山野旅店。条件虽简陋,布置得很别致。楼上楼下都有客房,很干净。站在二楼平台上可以看到冰川一角,白花花的冰雪镶嵌在梅里雪山上,周围飘飞着雾气,煞是壮观。风情园的后面是一条极其湍急的河,河水就是冰川的融水,奔腾咆哮之声不绝于耳。
    我们一下车,早有三位漂亮的藏族姑娘手捧托盘、酒壶和哈达迎候在风情园前厅门口,风情园负责人为我们献上哈达,姑娘献上青稞酒,按照藏族习俗,用手指在精致的小酒杯中蘸酒敬天、敬地、敬神,酒可以不饮。
    风情园前厅内都是藏族风格装饰,屋顶和四壁上方都有精美的彩绘,有沙发可以休息。
    在雪山脚下用午餐,感到很新奇。蔬菜大多是从外面运进来的,也有西葫芦等是当地生产的,用冰川水浇灌,是绝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里厨艺也不错,菜的味道很鲜美。只是苍蝇很多,马主任幽默地说:“这里没有污染,苍蝇也是‘环保苍蝇’。”云南许多地方的饭馆驱赶苍蝇有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就是在餐桌的中间点上一根蜡烛,蜡烛的热、烟和味道可以薰走苍蝇,这办法很灵。
    时间紧迫,饭罢即刻启程。大约下午一点,我们来到冰川入口处,门票60元一张。有许多藏族孩子在这里做出租马匹的生意,每匹马往返80元,马的小主人负责牵马,还管背行李,要视情况收5到10元的小费。马主任和蒋局长讲了骑马的要领,大家就上马赶路了。
    到冰川单程是大约8公里,骑着马要走大约两个小时。马铃儿叮叮当当,十分悦耳。开始的时候,骑在马上觉得很悠然自得的样子,我尽量放松地坐着。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就不那么舒服了,腰颠得很疼,屁股在马鞍上来回磨,也很疼,路还长,只好忍着。牵马的大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只有给薛筠牵马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很淘气,经常松开马缰绳让马随便走,要么就在后面拽着马尾巴,吓得薛筠在马上直叫着要下来自己走。后来听说路面上有蚂蟥会爬到脚上吸血,也只好骑在马上度秒如年。
    路上的景色很美,树木参天,流水淙淙。早上到冰川游览的人们已经往山下走了,上山的只有我们这一行几个人。牵马带路的小姑娘们一路走一路唱着山歌,她们个个都是金嗓子,歌喉旷远悠扬,甜美婉转,高亢爽滑。山路一个弯接着一个弯,盘旋着向山上走。大约下午3点多,我们来到一座寺庙前下马,上山的一个单程结束了,抬头看,冰川就在眼前。
    这座寺庙叫作太子庙,也叫“衮美寺”,建于清乾隆年间,传说是纪念宁玛派祖师朝拜圣山而建的。寺庙曾毁于文革,后重建。内有僧人主持佛事。马主任、李波、蒋局长、何建华、刘艳、薛筠和为我们开车的马师傅都到寺内点酥油灯,我在一旁看着,并不参与。这时候,下起雨来,天色很暗。寺内牛角声响起,说明酥油灯点起来了。
    来到冰川,要品尝一下冰川的冰。蒋局长下到一千多米以下的冰川底部,给大家采来了一大块冰,据说吃了这冰可以防治百病。
    随后,大家来到寺后,这里五颜六色的经幡(风马旗)密密匝匝地挂满了一面山坡,玛尼堆一个挨着一个,这是无数朝拜圣山的人们你一片我一片用石头垒起来的,每块石头上都刻着藏文图案,马主任说那上面写的是祝福的吉祥话。我们在来的路上也买了一些风马旗,坐车赶路的时候已经在上面写上了亲朋好友的名字,现在就可以挂起来了。据说,风马旗被风吹动,就是风在替人们念经,可以祈福平安。不多时,我们崭新的风马旗也随风舞动了,大家非常兴奋。
    冒雨下山,谁也不愿骑马。路有些滑,不多时我脚上那双60元的伪劣“耐克”就开了绽,就地找了一截铁丝把鞋捆在脚上不妨碍走路。走到一个岔路口,这里刚刚修建了通往冰川的栈道。顺着栈道一直向上攀登,不知走了多少级台阶,终于到了栈道的最高处,这是一个观看冰川的制高点。雄伟的梅里雪山就在咫尺间,晶莹的冰川就在不远处,冰凌、冰洞、冰芽、冰笋、冰桥,千姿百态,光怪陆离。面对大自然神奇的景观,真的有超然入仙境的感觉,有种要顶礼膜拜的欲望。
    明永冰川,藏语称“明永恰”。“明永”是火盆的意思,“恰”就是冰川。明永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卡格博峰向下呈弧形铺展,一直到2660米的森林地带,绵延11.7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13平方公里,年融水量2.32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马主任告诉我们,前面不远处,就是1998年明永村三位采药的藏民发现1991年1月3日中日登山队遇难者遗骸的地方。而这里却距其遇难的三号营地有4公里之遥,不足八年里,这些遗骸竟在冰崖纵横隔阻下横挪下移达4公里多,令人惊诧不已。
    我们蹑手蹑脚走下栈道,恐怕惊动了冰川“山神”。下山还有一段路,还要骑马。骑马下山不很轻松,要微微向后仰着,更颠,屁股磨得更难受。我看到何建华不时地从马上站起来一下,以缓解马鞍对屁股的摩擦。后来证实,我们四个人的屁股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当然,我磨得最厉害,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能趴着睡,侧着坐,疼啊。大约一个小时,这段“刻股铭心”的旅程终告结束。下得马来,我两条腿像灌了铅,几乎迈不开步子。
    回到住处,我瘫在沙发里,再也不想起来。不敢想象,长年在这里奋斗的马班邮路的邮政人,是多么的艰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