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龚正-PAUL
龚正-PAUL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41
  • 关注人气:22,2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自我启蒙的讨论(2)不差钱

(2009-03-29 14:09:29)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星座

分类: 文化

    陈行之发表了小品,题未“狡黠是一种智慧——从赵本山小品《不差钱》说起”。云之在博客里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写了“博按”。

云之的博按:

    虽然个人并不喜欢这个小品,但总觉得对“不差钱”的道德批判不靠谱。读林行之先生这篇评论文章,恍然大悟。当然这是林先生的想法,赵本山等创作人未必看得这么透彻,但显然他们的身上都透着中国流民文化的重要特征:狡黠(与其说是智慧,不如说是生存智慧)。这大概也是流民对付强权的一种手段。要求平头百姓做推石上山的西西弗,似乎不太现实,当权者也绝不做这种傻事。我们离智慧(当然不仅仅是生存智慧),还差得太远。

Z对此作了评论的评论:
    1。文中说到,“某某马”最近在“什么戈壁”横空出世。这句话让我笑了半天,真是谢了。原创是谁啊?
    这比汽车牌号TMD要“不差钱”一点。
    2。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动机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组成,他把各种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一、生理需求,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所谓饮食男女者也;二、安全需求,人类保障自身安全的需求;三、情感需求,友谊、忠诚、爱情的需求;四、获得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希望有地位、有威信,被别人信赖和赞赏。五、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程度发挥个人能力的需求。
    Z认为,改革开放30年了,人们的生活好了、富裕了,人们的追求从物质转向精神。对做人的基本权利、做人的尊严,对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诚信有了企望。

    读了陈行之的大作,Z恍然大吾,马斯洛早就做了概括,自己是白活了。

云之的夸奖:

    谢谢朋友的精彩评论,也算我这篇文章没白贴。
    Z 的评论有道理。但民众也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权利啊,我看还是那些知道分子羞死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