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新药研发的道路该如何走?

(2008-12-19 03:29:07)
标签:

新药

自主创新能力

西药

国家创新体系

日本

分类: 我的著作和职业精神

中国新药研发的道路该如何走?

2006年2月成稿(未发表)

提要:本文以我国近邻日本的武田化工株式会社(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Lit,以下简称Takeda)为例,进一步探究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规律,中国新药研发及企业发展的道路该如何走。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我国“十一五”时期发展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是指导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新药创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八大目标之一,企业要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

  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实现八大目标,其中第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

  《讲话》对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了宏观部署。四个方面第一条就是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部署。 

3、中国新药研发要借鉴国际新药研发的经验

  我们曾研究了国外医药大公司的历史,他们的发展史就是研发和购并的历史。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FT)报道*,按市场资本总额分析的结果,制药业在世界500强中2001年排名第2,仅在银行之后,超过电信和IT硬件业。可见制药业在全球市场资本中占有重要地位。Takeda在全球市场资本500强中排名第93,市场资本总额为364.30亿美元,在全球制药公司中处方药销售额为59.43亿美元,位居第14名。

  本文以我国近邻日本的武田化工株式会社(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Lit,以下简称Takeda)为例,进一步探究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的道路该如何走。

3.1 Takeda是从一个小的草药批发商开始的**

  1781年,32岁的 Chobei Takeda I在当时日本的药物贸易中心大阪Doshomachi开业,销售日本和中国草药。他的小店从批发商买药, 再以更小批量卖给本地的药商和医生。 1871年开始进口西药,Chobei Takeda IV引导各药物零售商关注西药。为在横滨建立合作社购买西药并开始与外贸公司交易。进口的西药包括抗疟疾药奎宁和治霍乱药苯酚。1895年Takeda开始直接从英格兰、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进口,并于1907年获得了德国产品在日本的独家销售权。这样,他从销售日本和中国草药稳步定地增加西药,并将基本方向转为西药。1781-1895年,作为药商这个过程花了114年。

3.2 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

  1895年,开办医药生产业,公司在大阪建立自己的工厂并且成为药物制造商。这家工厂生产碱式倍酸铋(止泻药)和盐酸奎宁。1915年成立研究部开始研究活动。1925年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称为Chobei Takeda & Co., Ltd。该公司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即Chobei Takeda & Co., Ltd,资本530万日圆,Chobei Takeda V任总裁。该公司从一个私企变成现代的整合R&D、生产和行销的集团。1943年公司改名为Takeda医药工业有限公司(1961年它的英文名改成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Ltd)。那时,Takeda开始推出它自己的产品。其中包括Calmotin® (镇静剂)、 Lodinon® (D葡萄糖注射剂) 和Novoroform® (镇痛药)。 Takeda稳步地扩展它的制药业并且开始出口美国、俄国和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Takeda开始探索抗菌素和合成叶酸的研究。还开始青霉素的生产研究,并于1948年开始生产。1949  Takeda的股票在东京和大阪股票交易市场上市。 1953年Takeda与美国Cyanamid公司(ACC)以50:50合资建立Lederl有限公司(日本),Takeda和ACC各出资一半建立Lederle公司 (日本)。这是战后日本第一个医药合资企业。Lederle(日本) 生产抗菌素金霉素,由Takeda负责上市。公司现在称为了Wyeth Lederle日本有限公司,Takeda持有40%的股票。1955年Takeda开始向美国出口维生素C。1895-1955年,这个过程历时60年。

3.3 扩展进入海外市场

  1962年在台湾建立一个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后,Takeda在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和销售公司,包括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现在Takeda的亚洲网络现在在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个基地。1994年建立的天津Takeda医药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个获GMP论证的工厂。1963年Takeda在欧洲发行以美元结算的可转换债券,这是第一家由日本公司发行的这样的债券。1978年Takeda在法国建立医药销售合资企业,后来又在德国和意大利设立基地。在欧洲的运作已经扩展到7个国家9个地区,包括一家控股公司以及若干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1980年抗菌素TakesulinPansporin在日本上市。1985年建立TAP医药公司,开始销售Lupron®。1985年Takeda与Abbott以50:50合资在美国组建TAP医药公司(现为TAP药品公司)。同年TAP开始销售治疗前列腺癌药物Lupron® ,接着,1989年LupronDepot® (每月一次的Lupron®) 上市,1995年Prevacid® (抗胃溃疡药)上市。TAP现在有净销售超过$35亿,并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公司之一。Takeda当前在美国有3个运作基地,包括控股公司、开发以及销售公司。

3.4 建立Tsukuba研究实验室,以研发为龙头,现在Takeda的药物已遍布全世界

  1988年Tsukuba研究实验室成为Takeda的第二个研究基地,与在大阪的一个基地相衔接。这些实验室用最尖端的技术进行基础研究。1989年LupronDepot®上市,一次剂量在一个月内有效,这是Lupron®的新剂型。现在以Lupron Depot®, Enantone®Leuplin®的品牌在60余个国家销售,成为Takeda的主打产品之一。现在市场上已有延效3个月(每3月一剂)和4个月(每4月一剂)的产品。1991年兰索拉唑(质子泵抑制剂,抗胃溃疡药)上市,兰索拉唑以Prevacid®Ogast®Takepron®等品牌在90余个国家销售,已经成为Takeda的卖顶产品。
  LupronDepot®Prevacid®的成功巩固了Takeda作为一个全球制药商的地位。这2个药每个在全球的销售超过十亿美圆,并为其在美国和欧洲建立了坚实的商业基地。

  在最近几年里,他们进一步巩固了推出重磅新药的海外基地,并向更大的商业目标扩展。1997年,在英国建立了Takeda英国有限公司,是一个独资医药行销子公司;

  Blopress® (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抗高血压药)上市;建立Takeda爱尔兰有限公司,为一个制药厂;建立Takeda美国控股公司,是该公司在美国的一家医药控股公司。

  1998年,在Takeda意大利药业S.p.A获得多数股票,在意大利的一家医药行销公司;在法国的一个医药行销合资企业Laboratoires Takeda成为Takeda的独资子公司;在美国建立Takeda医药美洲公司(现为Takeda医药北美公司),为一家独资医药行销公司;在瑞士建立Takeda Pharma AG,是一家医药行销公司;在英国建立Takeda欧洲研究与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为一家医药开发公司。

  1999年,胰岛素敏感剂Actos® 上市;根据Takeda医药美洲公司和Eli Lilly公司合作协议在美国销售;Takeda在日本上市抗高血压药Blopress® 和抗糖尿病药Actos®;将Blopress®Actos® 提升到LupronDepot®Prevacid® 的地位,Takeda进一步开发它的业务,并且增加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的市场份额。

  2000年,获得存取和使用Celera Genomics数据库的权利;将动物医疗业转让给合资企业的Schering-Plough Animal Health K.K;Actos® 在欧洲上市。
  2001年,Takeda医药的美洲公司更名为Takeda医药的北美公司;将Takeda维生素与食品美国公司、Takeda加拿大维生素和食品公司、Takeda欧洲GmbH以及Takeda维生素与食品亚洲Pte有限公司的所有股票转移给BASF AG;将Urethane化学业务转让给合资的Mitui Takeda化学公司;勃起机能障碍治疗药Ixense® 在欧洲上市;在美国建立Takeda研究投资公司。

  2002年,获得一家在德国的医药行销公司Takeda Pharma GmbH的所有股票;将食品业务转让给合资的Takeda Kirin食品公司;贝尼特® 在日本上市。
  从以上Takeda的历史看,Takeda的发展原因与国际上发达国家是一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资产重组和并购,二是依靠研发。从时间上看,我国医药企业的水平处于Takeda的哪个阶段?Takeda在1988年成立Tsukuba研究实验室,这是Takeda发展的里程碑,他们用最尖端的技术进行基础研究,其后成果累累。加上成立Tsukuba研究实验室前的积累阶段,我国医药企业大约落后20来年。全球医药的飞速发展是近30年的事,时间上基本吻合。Takeda的发展史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从现在开始着手建设我们自己的研究型医药企业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的。

4、几点建议

  中国企业联合会在“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报告中显示,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七大因素为,一是我国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二是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高素质技术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这是阻碍企业进行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因;三是缺乏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技术市场不健全,这是阻碍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外因;四是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相关的政策环境不完善;五是近半数企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六是产学研缺乏沟通;七是我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

  我们认为七大因素是表象,根本原因有三个。一是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依赖科研单位,企业自身没有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二是企业各自为政,规模过小,不想也不可能对科研有足够的投入;三是政府以前没有意识到企业进行科技自主创新的地位、重要性和必要性,因而缺乏引导。

  为此我们建议,

  1.由政府引导,按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医药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并购,逐步建设1、2个研究型医药企业并成为我国医药科技创新的主体。

  2.引进国际一流的医药企业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召唤海外尖子学子和国内的专家一起主持医药科技创新。特别是管理人才,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出创新成果的关键

  3.高等院校要改革现在行政主导的状况,建立科学的科研和教学体系,为科技创新培育人才。

参考文献

*李安良,中国医药发展战略的思考,科技导报,2003,7:31-34

**摘译自Takeda网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