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东三环斟茶员
http://s2/large/001kUFyagy6LJp6rBL321 (社交网络上的日常)
1、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王思聪与灯神”“老公,操我”和“咱爹不是首富了你造吗”在我的社交网络上刷屏。它们甚至从微博评论一路传播到了有牌照的媒体的新闻里。我毕竟是大软驻东三环的侦察员,而且是拿工资的正式员工,嗅觉毕竟异于常人。在某个平凡的深夜,我关掉被乏味老梗淹没的微博页面,突然一个激灵,想到一个问题——
你们谁有认识的人——包括女人和男人、包括现实和网络上——真去了微博上追着王思聪喊“老公,操我”吗?
我开始问我社交圈子里称得上是认识的人。从70后、80后到90后,从暴发户游戏公司的VP、忙成狗的会计师、上高中的表妹、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到月入刚过万的坐台女。在遭遇无数嗤笑和白眼之后,我发现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梗,但——没有一个在现实里或网络上发表过“老公”或“咱爸”的言论。
所以,在我认识的人里头,居然连一个富有如此娱乐精神的人都没有吗?
到底是什么人在追着王思聪喊老公呢?老侦察遇到了新困惑。我决心直接去王思聪的微博评论里扒人问。
于是,在8月底的一天,大概有十多个微博ID收到了如下陌生人私信:
“朋友你好!我是《大众软件》的记者,我想简单问一下,喊王思聪‘老公’是您完全自发,跟着闹着玩儿,还是有人“建议”您这么做?请放心,发表的内容里不会暴露您的ID。”
2、
在我发问的范围里,包含了名字类似“王思聪的哥哥的弟弟的哥哥”、7关注5粉,看起来就不像人的ID,也包含了几千关注几百粉的那种看起来很像真实存在的人类的ID。
http://s2/large/001kUFyagy6LJp7DyLve1 同类名字还有“王思聪的青梅竹马”“王思笨”“王思聪的专用秘书”等等
到最后有两个ID回复我。
一个ID问:“大众软件?那是什么?”
我回复:“一本1995年创刊的IT游戏类杂志,不过即将推出移动端App,成为综合平台的游戏与IT媒体。”
该ID回复:“没听说过,那时我都没出生。妓者造起谣来不要脸,别来烦我。”
另一个ID则问:“你是大软记者?那你居然都没加V!”
我竟无言以对。于是谈话没能愉快地进行下去。
为避免干扰重点,我把那句话里“《大众软件》的记者”改成了“媒体记者”,然后毫无诚意地复制粘贴,继续追问那些追喊王思聪“老公”的ID。
大概一刻钟后,我的微博私信突然被其中一个ID刷屏了。
这是一个70关注、40粉丝的ID,性别显示男(虽然后来迹象表明应该是女)。
以下是对话实录,由于承诺不暴露微博ID,因此作化名“萌A”。
3、
================以上严肃,以下逗比的分割线=====================
之一:1998年出生的萌A
斟茶员:朋友你好!我是媒体记者,我想简单问一下,喊王思聪“老公”是您完全自发、跟着闹着玩儿,还是有人“建议”您这么做?不会暴露您的ID。
萌A:哈哈哈亲爱的你怎么这么萌!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斟茶员:……哈哈哈这样都被你看穿了。
萌A:你是一个一个把喊王思聪老公的都问了一遍嘛?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太萌了你!哈哈哈哈哈!自发的还是建议!
斟茶员:额,哈哈……额,这你都知道!你们这些ID是不是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呀?
萌A:哈哈哈哈哈哈哈!还自发的?!还建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萌A:还自发?!还建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以下省略重复数百字……
萌A:哈哈哈哈哈哈不行了我要笑死了!
萌A:不闹了不闹了(⊙o⊙)
萌A:你怎么不理我了呢?
斟茶员:在跟别的人聊啦。你重复的话太多啦。
萌A:你真是记着阿 (表情)[笑cry][笑cry][笑cry][笑cry]
萌A:记者
斟茶员:你真是王思聪的小老婆呀?
萌A:我是他的大老婆!哈哈哈哈!
斟茶员:哎不对!!!你丫是男的!!!!
萌A:我是女的阿……你没看见我发的照片嘛!
斟茶员:没看见!显示性别男!真的好可怕!
萌A:我性别男?卧槽!
分享图片
1409****by_filter.jpg(萌A发来一张嘴部被遮住的女孩的照片,大眼睛,齐刘海,齐肩短发)
http://s12/large/001kUFyagy6LJpg49Un4b 这个是示意图,示意图
斟茶员:你一定是95后!
萌A:我98的!
萌A:哇卡卡卡~~你呢~~00后嘛
斟茶员:我呀,哈哈……80后。我注意到这个现象是因为,很多人包括媒体都在谈这个现象,但我身边认识的——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都找不到一个真的会跑过去喊王思聪“老公”的男人/女人。你身边这样的人多吗?
萌A:哈哈哈这都是闹着玩的啦!当然王思聪愿意也可以!
斟茶员:恩了解了。就是想问下,你身边的小伙伴,喜欢这么闹着玩的多吗?
萌A:多呀,我刚才q上发说说还有好多人跟我抢呢!
斟茶员:q上发说说,说啥?
萌A:说我对象是王思聪。
斟茶员:……
斟茶员:1998,你现在上高二,对吧?
萌A:嗯对 (表情)[兔子 可爱] 9月1号该高二辣!
斟茶员:恩是这样。开学愉快。
萌A:(表情)[发怒][发怒][发怒][发怒]
斟茶员:对了差点忘了问了。要是没人先去喊王思聪“老公”,你会想到主动去喊他“老公”么?
萌A:不会阿
之二:1994年出生的甄低落
萌A的打字刷屏速度实在很快。在对话的中后段,另一位ID回复了我,显示是男性,153关注130粉。按承诺,“甄低落”为化名。以下为实录。
斟茶员:朋友你好!我想简单问一下,叫“咱爹”是您完全自发跟着闹着玩儿,还是有人“建议”您这么做?
甄低落:??
斟茶员:恩就是调查一下这个流行现象中个人的心态。
甄低落:你蛮有闲心的嘛!
斟茶员:是的是的(表情)
甄低落:也就是流行现象吧。自嘲加羡富吧。你说的有人建议我这么做什么意思?
斟茶员:自嘲……感觉还是有些不太一样的。比如喊韩寒岳父,那是因为小野确实很可爱,自嘲“屌丝”,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是渐渐消去了贬义了吧?我注意到,很多家媒体都在谈这个现象,但我身边认识的——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都找不到一个真的会跑过去喊王思聪”老公“的男人/女人。
甄低落:说不好那是喊他老公的男人的另一个号。网络就这样,撇开了道德,没有认识的人看到的尴尬。谁都不认识谁,娱乐一下。
斟茶员:恩,可以理解的。你是90年以后的?
甄低落:94年。20,要奔三了。
斟茶员:恩,原来如此。您身边喜欢这么闹着玩的男生/女生,多吗?
甄低落:肯定多,但现实中绝壁看不出来Ta晚上都干嘛了,(表情)[奸笑]
斟茶员:对了,问你个事儿。要是没人先这么喊,你会想得到喊王思聪“老公”或喊王健林“咱爹”么?
甄低落:从众呗,但也说不准我就是那第一个这么做的。
斟茶员:哈哈哈,那你可是开创历史了。
甄低落:总会有人这么做的,纯粹是玩嘛!
斟茶员:第一个这么做的或许是网络炒作推手。
甄低落:王思聪需要别人推来出名?
斟茶员:眼球就是资源,得益的并不一定是王思聪本人。
甄低落:娱乐而已,不管谁得益,我没吃亏。
斟茶员:是的,(表情)
所以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小调查而已。
http://s6/large/001kUFyagy6LJplPULHc5 王健林自然也是要被热捧的
之三:警惕的麻花
按承诺,麻花是化名。其实头像是个长发嘟嘴的姑娘,如果头像照片是本人,那么应该比萌A年长,可能是80后~95前的姑娘。关注和粉丝都在100~200之间。
以下为与麻花的对话实录。
斟茶员:朋友你好!我是媒体记者,想问一下,您喊王思聪“老公”,是完全自发的凑热闹开玩笑,还是有谁“建议”您这么做?请放心,不会暴露您ID。
麻花:口口口口肯定是开玩笑的啦~~O(∩_∩)O哈哈哈~
斟茶员:我注意到这个现象是因为,很多家媒体都在谈这个现象,但我身边认识的——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都找不到一个真的会跑过去喊王思聪”老公“的男人/女人。
麻花:如果他喊了被你们知道了岂不是很丢脸
斟茶员:那……要是丢脸的话,其实也不好玩儿嘛~~~一个梗反复玩,很快就会腻烦的吧!
麻花:对啊,这个也是一样,就像有人叫韩寒岳父一样,过了一久就不会有人再说了,仅为娱乐!
斟茶员:恩,大概能明白的。方便问下,您是几几年的么?
麻花:你是每个人都要问这个问题吗……
斟茶员:唔,大致是吧。
麻花:那你截图给我看啊。
《《《《《《《《《《插播
8神经:“渔夫,快来会议室开会!”
斟茶员:“……稍等!”
插播》》》》》》》》》》》
斟茶员:放心吧,除非您特殊要求,我不会暴露您ID的。
麻花:……
麻花:莫名其妙死缠不休!除非你发给我截图!
《《《《《《《《《《《插播
8神经:“快了快了,等你呢!”
斟茶员:“我,我正在跟一个妹子聊天,为了工作……”
8神经:“……魂淡!快过来开会!”
插播》》》》》》》》》》》》
斟茶员:原来如此,那打扰啦,谢谢您的回答。
http://s6/large/001kUFyagy6LJpoOtApd5 日前,王思聪微博上的个人信息已经变成了“双性恋”“丧偶”……
================以上逗比,以下严肃的分割线=====================
4、
我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表弟,非常喜欢韩寒。他在我面前说了大概三次“岳父”后被我喝止:“能不能换种新鲜的表达?哪怕是喊小四岳母呢?”他顿感词穷,羞惭退下。但我藉此意识到两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作为“6万万网民最大国”,中文互联网上段子传播的战略腹地特别广,一个没有二次咀嚼价值的梗会在社交网络上重复出现很长时间,性质常常属于沉渣泛起而非发酵——因为发酵至少还有些新味道。
第二个事实,韩寒的“国民岳父”称号具备“喊出口的群众基础”,这与对王思聪喊“老公,操我”有很大区别。
往小了说,口头占人女眷便宜是中华传统。往大了说,虽然不好与同为东亚的日本比较“耻感文化”,但声称要将自己菊花洗净奉上,大部分男人还是会感到别扭的吧?
至于绝大部分女人,哪怕心理或生理上很想上多金、健硕、温柔或穿干净白衬衫的男人,但因为女人大抵上是现实的动物,明显吃不着的肉绝不会轻易表露——还有一部分女人也不会追着喊“老公,操我”,而是会作张牙舞爪状:“阿祖,看老娘把你扒光!”
总之,在我认识(这个“认识”的范畴已经扩大到“能确认对方作为个体真实存在,而不是AI或一条狗的马甲”)的人类里头,拜金和纵欲被很多人喜闻乐见,但口喊“老公,操我”是缺乏群众基础的。
5、
在复制粘贴了数十次之后,最终只有5个ID回复。但这足以确认一个事实:尽管在你认识的人里头一个也没有,但6万万网民中,确实存在追着王思聪喊“老公”的人——尽管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辨别,这算不算一种娱乐。
就已知样本来看,是否会身体力行地参与“老公,操我”的嘴上娱乐/行为艺术/下意识从众,确与年龄相关——或许用“XX后”来作为标签并不恰当,因为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都曾经16岁、20岁过,但纯按照统计来看,目前为止线上线下问到的人里,“93前”无一人亲身参与了这种……(客观上的)造势。
很多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或许非常熟稔青少年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行为意识(或曰耻感与逼格的层级形态),可惜媒体有时反而隔了一层。当然啦,我跟诸位三观已经成熟的网友一样,对此毫不惊诧——我才不会随随便便从道德上对此批判一番呢!只是由于年龄与交际圈子的限制,老斟茶员也得有承认眼花和一孔之见的时候,因此,还是问问读者吧。
读者朋友们自己是否会参与“老公,操我”这种“娱乐”?不妨在大众软件订阅号里直接回复:“我是19XX年的,我有/没在线上线下追着王思聪、王健林喊‘老公’‘咱爹’,我觉得这种行为属于‘嘴上娱乐/伪娱乐/自嘲/行为艺术/下意识从众/我也不知道算啥’……”如果能分享出去让你的朋友也参与进来,那基数就更大,结果或许也就更准确啦。
当然您也可以直接嘲讽:“这样的调查有什么意义?”
我当然可以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老公,操我”或许与时下互联网的一些现象存在着关联——比如病毒营销,比如一款游戏(尤其是手游)明明并不有趣,却能占领一堆人的无聊时光(而无聊又恰好是现代人的常态)。
——至少我申报选题时是这么跟领导讲的。
其实这调查到底有没有意义,有多少人真正在乎呢?谁认真,谁不认真都没输赢,有太多“意义”是在现象之后被赋予的,有太多现象又在年龄增长后自然消逝——何况话说回来,这调查也不见得比喊“老公,操我”更没意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