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苏进这厮雷死人不偿命辱没“总编剧”及中国文化

(2010-05-18 21:21:25)
标签:

新三国

高希希

朱苏进

总编剧

大乔

三顾茅庐

文化

分类: 拈花一笑

    朱苏进这厮雷死人不偿命辱没“总编剧”及中国文化

      (杜帝“新三国日记”之六)

 

    如果说前五篇“新三国日记”对新三国剧集的穿越、雷人等情节及台词尚可容忍的话,今晚看了第33、34集两集之后,杜帝终于还是忍不住要象剧中的张飞台词那样骂一句“这厮”了,而且要对准“贵为总编剧”的朱苏进“这厮”了,袁绍穿越念出王羲之名句、公孙瓚吟出唐诗名句、曹植与嵇康诗文唱和等纰漏与今夜的“大雷人”场面相比,简直就是可以原谅的了,从这点可以看出,过去我们那么“考究”是对朱苏进文化水准的高估了,看了今晚他的台词及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编剧后,我们发觉,原来“这厮”竟然是个文化白痴!

    而正是这么一个文化白痴,如今居然尸位素餐,是当今中国电视剧界的前三名热门编剧呢,和邹静之、海岩并称三大名编,拿的编剧费可是每集10万到15万之间呢。按10万算吧,这部新三国93集,他的入账可就是930万呢。但他的文化智商居然是如此之低下,可见,如今很多所谓的编剧简直就是在忽悠文化、辱没斯文了。

 

    进入正题。先从小学生式的病句及错别字说起。今晚,隆中对时,刘备对孔明说了一句:我的身体流淌着皇室的血脉!流淌着血脉——搭配不当的小学生病句脱口而出,一点都不脸红。“流淌”着的,搭配应该是“血液”。

    错别字则是出自孙权之口,将小学生造句时最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真的演绎了一遍,居然将“懦弱”一词错成“儒弱”,于是不但字幕错,居然扮演孙权的演员也照字读经发出“儒弱”一词。我晕,晕,晕死!!

 

    再说“深层次”的编剧乱七八糟、自相矛盾之处。早在曹操官渡之战剧集中,曹操等人在提及江东时已称那里是“孙权坐镇”之类的话语了,这说明,既然已是孙权在执掌江东了,那么孙策应该死了吧。当时,观众也纳闷,剧中并无交代孙策已死啊,莫非是运用电影手法一笔带过孙策之死吧,想想也可以呗,因为连桃园结义都可匆匆而过,孙策之死通过一句“孙权如何如何”带过也情有可原。

    但今晚,朱苏进这厮居然将自己编的前剧内容都忘记了。第34集演绎出了一出着着实实的孙策之死好戏来。而恰好就在这出“好戏”中,朱苏进的丑可谓是“空前”出尽了,“绝后”还未敢说,因为后面的还没看呢。

    首先,孙策之死已推翻了自己前所说的“孙权掌江东”的事实,亦罢,就当是“曹操”自己那一夜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放屁吧。

    其次,孙策卧榻待死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正室妻子的大乔居然不来陪伴在他身边,也不陪伴在作为婆婆的吴国太身边,居然要等孙策传兵符给孙权后、孙权临出去前才“让大乔进来”。

    接下来,一句又一句大雷人的台词接二连三“轰炸”出来了,千古奇闻啊——

    孙策“让大乔进来”后,镜头切到孙权在手捧兵符的卫兵陪伴下出来见文武官员,张昭第一个跪下奉命称呼孙权为“主公”,其他人等先后跪倒,意味着承认孙权的继位正宗性了。而孙权居然说,这是按照我兄长“遗命”而执掌江东的。你看,孙策在里头还未瞑目呢,就“遗命”了,孙权这小子也太狠了点吧。

    然后,就是孙策见大乔的场面了。孙策这厮更雷人,最后对自己的妻子说出一句你对我“知己如妻”,没错,是“知己如妻”,意思是要赞美大乔一生侍奉丈夫好象知己一样,但“如妻”就雷死人不要命了。弄了半天,大乔只是“如妻”而已啊!朱苏进这厮的脑进水啦?!

 

    列位看官,这还不是今晚最雷的呢。请坐稳扶好,今晚最雷的在后头哪。

    孙策死了,摆了灵堂。明明是刚接过“遗命”已奉孙权为主的张昭等人居然又跪在大乔面前,说江东理应由孙策尚幼的儿子、朱苏进编出来的“孙绍”继承,但儿幼小,所以让大乔接任云云。你看,张昭等人是变色龙吧,转变之快,堪称无耻。

    而大乔的雷人台词出来了,她说“我大乔”如何如何,“大乔”也是她作为主母在部下面前可如此称呼的吗?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其实,“大乔”是三国原著中的称呼,让人区别于都是没有名字的“小乔”而已,外人可以如此称呼,她们自己会如此称呼自己,显然是雷死人不偿命的“主”了。

    而观众也看清了,灵堂之上、大乔之后,跪着的正是剧中所谓的“孙绍”,一个披戴白色孝衣的孙策之子,虽然很小,但仍会跪着呢。

    最雷人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明明是一个能跪在父亲面前的儿子形象,等到几个镜头后,大乔决心离开江东以让孙权顺利继位时,这个儿子却变成了一个只能睡在床上、抱在手里的新生婴儿形象。越活越小,小得瞬息万变,可见朱苏进是何等健忘、何等荒唐了吧。

    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刚编的剧里,孙策的儿子究竟是一个什么年龄段的人啊。弱智如此,已不是有文化或没文化的问题了。简直就是精神病发作后胡乱编造的东西居然还好意思拿出来公映的问题了!

 

    此外,诸如张昭在孙策灵前当着大乔面直呼“先主公”为“孙策”如此直叫名字,刘备在孔明面前说出“我三顾茅庐”(茅庐应是谦词或第三者概括之称),张飞在关羽面前一会儿叫“二哥”一会儿直呼“云长”等“没礼貌”台词比比皆是,但跟以上特大雷人场面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

    还有,剧中说孙权“到今晚”这一集是“18岁”,而当时孙坚死时他是“9岁”,这中间才相隔九年,但朱苏进的乱编手法自己忘记了,刘备已在刘表前自述“我已年近五十”,中间这一系列历史进程又何止九年。连吴国太最后自己都出来揭朱苏进的丑啦,她对周瑜说“我幼年丧母,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从孙坚死时的“中年”到孙策死时的“晚年”,居然只用了区区九年?九年,就让一个女人能从中年跨越到晚年了?可见,吴国太是在以子之矛驳斥子之盾也,孙权那时到如今绝对不止经历“九年”而已,可见,从“9岁”到“18岁”是朱苏进这厮胡编乱造的谎言。

    信口开河,难以自圆其说,这些是让他自己跟自己打架,还没拿去和原著“斤斤计较”已如此雷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